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1篇
  免费   12篇
各国政治   2篇
世界政治   8篇
外交国际关系   1篇
法律   112篇
中国共产党   17篇
中国政治   48篇
政治理论   22篇
综合类   43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本文以儒、墨、道、法家思想为研究对象,笔者认为各家的法律思想有其相异之处,但也有相通的地方。如关于对待法律的态度、关于法律与经济的关系、各家都有一定的“爱民”思想、都看一定的“限制君权”思想、都有“大一统”的观念。并对各家法律思想相通性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82.
在我国历史上,儒家强调贤人治国.重视为官者的道德品行修养,留下了诸多名言,如孔子的“身正令行”,孟子的“贤者在位,能者在职”.苟子的“法不能独立.类不能自行”等,因此.有的人认为法家重视法的执行,法的制度化建设,但反对“尚贤使能”,  相似文献   
83.
郭世东 《江淮法治》2010,(13):58-59
曹操(155-220)是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文学家。学界研究曹操的思想,观点不一,有的认为他是法家,有的认为他是儒家,还有的认为他是儒法兼治。从他的著述与活动实践来看,其思想不仅有儒家思想也有法家思想,还吸收了道家等思想,是个融汇诸家思想为一体,突出儒法兼治的思想家。  相似文献   
84.
陈抗行 《小康》2008,(10):92-92
剖析道家、儒家和法家在帝国经济中的表现,对帝国财政治理不乏指向性意义。全面地剖析道家、儒家和法家的异同是件困难的事情,也并非本文的主旨,但比较三种学说在帝国经济治理中的表现,对帝国财政治理不乏指向性意义。大汉帝国从立国之初到汉武帝晚年,上述三种哲学的政治代表在帝国权利中枢依次拥有表现自我的机会:黄老(即道家)盛行于汉初,  相似文献   
85.
人性及其善恶问题是中国思想史的核心问题之一,其善恶之争,自古及今一直喋喋不休。本文无意于探究各家人性论之优劣,仅试通过对法家人性观的解读,理清法家思想的源流,加深人们对法治思想的理解。  相似文献   
86.
孙靖 《法制与社会》2013,(33):17-18
众所周知,在中华传统法律文化中,儒法两家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其中,先秦的儒家和法家更是塑造中华法系的主要思想力量,作为一种统治政策,它们既矛盾冲突,又并立融通,共同为中华法系的源远流长作出了突出贡献。本文比较了儒家与法家在刑法观上差别和相同,最后得出的结论是儒法本质上是一家,都是典型的‘1人治”。在我国正努力完善法制。构建法治国家的今天,对先秦儒法两家刑法观进行系统地整理、研究、比较以及反思是有着积极意义的。  相似文献   
87.
由于受到历史条件及其他因素的制约,中国历史上不同时期对法形成了不同的认识。刑起于兵是关于法律起源的认识,法即刑罚即德礼教化之辅助是对法的认识的大致发展轨迹。这种认识直观、朴素、自然,但过于片面狭隘。它低估了法律的社会功效,忽视了法律存在的社会价值,使人们普遍产生了轻法意识,从而淡泊了法制建设,窒息了法律理论,阻碍了中国法律改革的步伐。  相似文献   
88.
韩非所揭示的某些政治智慧,虽然是直接为君主集权制服务的,但是它所蕴含的政治谋略,经过现代诠释,企业家也可从中得到某些启示和经验教训,成为他们开拓市场、推销产品和增强竞争力的经营谋略。  相似文献   
89.
本文通过对儒家和法家思想源流的梳理,分析专制主义源头的发展脉络,并从儒家和法家的思想源头、统治手段、思想内容上进行甑别,说明儒家的专制主义与法家专制主义的不同.  相似文献   
90.
儒家到汉朝被独尊以后,借助王权取得了文化权和话语权,展开了对法家精神领地的全面侵占和颠覆。人们普遍认为儒家讲“仁”、“礼”,讲反省、谈忠恕,开辟价值之源,实际上,以礼入法以及儒家经典法律化,在某种程度上表现了儒家反对专制刑治、主张厚德宽刑的思想倾向,但由于其经典本身的不完满和不系统,这就给厚德宽刑和苛法酷刑留下了自由出入的大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