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4篇
  免费   0篇
各国政治   6篇
工人农民   6篇
世界政治   8篇
外交国际关系   2篇
法律   25篇
中国共产党   59篇
中国政治   84篇
政治理论   18篇
综合类   26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28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34篇
  2010年   35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翔远 《廉政瞭望》2010,(5):13-15
近日,广东省韶关市公安局原局长叶树养落马,其贪腐3000多万元的数额、6000万元的受贿目标、以及长达20年的贪腐时间,令人惊讶,叶树养伺以长腐不倒,他有什么“诀窍”?当地的监督机构怎么了?一系列的问题随之而来。“贪官潜伏”也一时成为流行语,众人关注。  相似文献   
52.
李郁 《政府法制》2008,(15):44-46
有人说中国现在是全民收藏热,文物古玩收藏成了仅次于炒股的又一大“群众运动”。这话或许不假。在这“运动”中自然会有大起大落,也有小打小闹;有成功,也会有失败;有喜庆,也会有懊恼.总之是别有一番滋味在其中.但又是“阁外”人所不能体会的。前些年有句流行语叫“玩儿的就是心跳”,这也许能反映文玩收藏的真谛。  相似文献   
53.
朱燕 《学习月刊》2013,(14):68-69
中美两国有着不同的经济制度、政治制度、文化背景与历史传统,因此中美两国大学校园流行语在表现形式与内容上存在很大的差别,有着各自鲜明的特点。下面我将从学习、心理、爱情三个方面阐述中美两国校园流行语各自的情况和特点,并从跨文化语用的视觉下将中美大学校园流行语进行对比研究,分析两国大学校园流行语的异同点。一、中国大学校园流行语(一)学习方面在整个大学生活中,学习生活依然是重点,有关"学习"的流行语也应运而  相似文献   
54.
壹·声音     
《侨园》2014,(5):8-8
<正>"虽然网民的目的在于娱乐和游戏,而非语言创造,但‘最炫文言风'在娱乐的同时,也展示了古汉语的魅力,可以唤醒人们对母语的重视和对以汉语为载体的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视。"——近日,一股"最炫文言风"的网络热潮正在兴起,其内容集纳了众多网络流行语,甚至还涉及诗歌、歌曲等文艺作品。一时间"古典文化回归"的话题引起公众的关注,而众人对此却褒贬不一。《咬文嚼字》执行主编黄安靖则表示,对这种现象"要看到积极的一面,做好引导,而非一棍子打死"。  相似文献   
55.
微词     
《检察风云》2014,(1):76-77
辞旧迎新之际,2013年度十大流行语已悄然问世。盘点年度热词,唤起的记忆碎片让我们对过去的一年多了些回味。2013年,无论你经历过哪些风风雨雨,只要还记得,就算是没白走一回。下面就让本刊为您重温2013年度十大流行语,回顾这一年,我们一同走过的岁月。2013年度十大流行语释义:中国梦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梦想,也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点赞在网上点一下帖子、微博或文章下面的"赞"按钮以表示肯定和喜爱。微××现代科技的产物,信息时代的标签。微博、微信、微电影……数不胜数。女汉子集女人的外表和汉子的内质于一身,带有"纯爷们"性格的女性。  相似文献   
56.
青年亚文化呈现出对主流文化的颠覆、抵抗与疏离.动漫流行语成为探究中国青年亚文化心理症候的一种视角,"萝莉""伪娘""宅男"三个术语折射出青年一代的心理状态、生存境遇与交往方式.三者集中代表了青年亚文化的群体性认同的心理诉求和另类标榜的心理症候,有赖于主流文化、媒体文化和社会文化三方面的共同努力加以规避和引导.  相似文献   
57.
中央提出建立“和谐社会”的理念之后。“和谐”这个词不绝于耳。已经成为国人的流行语之一了。中国的汉字是象形字,从字的结构,就可以大致理解这个字的意思。按照《说文解字》的解释,“和”的本义是风调雨顺。“和”的左边是“禾”.是粮食的意思;另一边是“口”,指的是人的嘴,  相似文献   
58.
20世纪60年代:四化、一颗红心两手准备、三座大山、忆苦思甜、广阔天地大有作为、知青、上山下乡、老三届、修理地球、大炼钢铁……  相似文献   
59.
流行语与当代中国青年社会心态变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青年群体的流行语折射出了这一群体的社会心态现状及其未来的变化趋势.当代的青年群体作为中国世纪之交社会转型的"过渡人"这一角色的同时,又承担着中西文化交融碰撞的"边缘人"这一特殊角色.面对中国在新世纪的发展,青年群体的民族心态、政治心态、职业心态、婚姻爱情心态、生活心态和价值观念等发生了一系列的变迁.顺向的社会心态变迁呈现主导地位,而逆向的变迁也日益凸显.  相似文献   
60.
2009年,“开心农场”迅速蹿红网络,把无数网民变成了勤勤恳恳的“农夫”——种菜,收菜,偷菜……大家玩得乐此不疲。发展到2010年2月,“开心农场”成为国内最受欢迎的网络社交游戏,每天的放活跃用户高达2000万以上,超过一个上海市的人口。“不玩偷菜不新潮”,如今,这句话已然成为流行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