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497篇
  免费   71篇
  国内免费   78篇
各国政治   190篇
工人农民   133篇
世界政治   301篇
外交国际关系   300篇
法律   1576篇
中国共产党   6427篇
中国政治   7325篇
政治理论   1933篇
综合类   2461篇
  2024年   185篇
  2023年   1274篇
  2022年   579篇
  2021年   661篇
  2020年   687篇
  2019年   156篇
  2018年   113篇
  2017年   146篇
  2016年   246篇
  2015年   546篇
  2014年   1501篇
  2013年   1303篇
  2012年   1553篇
  2011年   1353篇
  2010年   1160篇
  2009年   1275篇
  2008年   1440篇
  2007年   1127篇
  2006年   1374篇
  2005年   757篇
  2004年   546篇
  2003年   578篇
  2002年   782篇
  2001年   614篇
  2000年   504篇
  1999年   101篇
  1998年   43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7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张波 《行政论坛》2022,(6):5-11
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在探索—追赶—超越的过程中不断推进现代化建设,历经由被动卷入到主动谋强、由效仿借鉴到自主探索、由单一工业化到全面协调发展、由共性到个性与共性兼容的实践历程,成功探索出内蕴中国特色的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开创出兼具民族特色与世界普遍意义的现代化范式,具有重要的原创性价值。中国式现代化的成功探索不仅在事实上推翻了“现代化就是西方化”的论调,而且冲破了“工业化等同于现代化”的认知误区,是一条前人从未走过的新路,为人类实现现代化提供了新的选择。作为不同于以往现代化模式的重大理论和实践创新,中国式现代化对推进世界现代化进程的启示意义在于:一是坚持现代化探索的自主性;二是坚持现代化道路的创新性;三是坚持现代化动力的协同性;四是坚持现代化发展的可持续性;五是坚持现代化经验的共享性。  相似文献   
992.
乡村振兴战略视角下乡村社会治理创新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和国家的重大决策部署。推进乡村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既是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实现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支撑和保障,也是社会治理创新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面对新时代我国乡村社会治理运行中存在的管理体制机制不够健全、整体治理能力与基层群众综合性需求契合度不够、治理的现实基础和保障机制不够完善等新问题新挑战,要健全农村组织体系,为社会治理创新提供坚强政治保障;推动社会治理重心下移,为社会治理创新提供坚强支撑保障;增强社会治理主体合力,为社会治理创新提供坚强体系保障。  相似文献   
993.
改革开放四十多年,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经历了四个历史阶段,即下放经济领域自主权、地方探索创新、全面开启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放管服改革战略实施中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阶段。在演进过程中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呈现不同维度的逻辑特征,包括政治逻辑、动力逻辑、技术工具逻辑,既体现了已有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重要经验,也反映了存在的一些问题。为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促使国家治理效能新提升,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要继续坚持党的领导的政治逻辑,同时全方位转向依法治国和法律驱动改革的法治化逻辑,从注重数量到注重权力结构质变的运行逻辑,从经济效率导向转为政府治理现代化目标导向逻辑。  相似文献   
994.
建立在私有制基础上,以资本逻辑为核心原则的西方资本主义现代化必然会造成人与自然的紧张和冲突。马克思、恩格斯批判在资本逻辑支配下产生的“人的异化”和“自然的异化”现象,提出了人与自然和解的发展道路,对于中国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指导价值。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解之路,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发展之路,是有别于西方资本主义现代化之路。中国式现代化生态发展之路打破了西方资本主义现代化的一元化模式,为其他国家坚持可持续发展、为广大发展中国家探索适合本国发展的现代化道路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相似文献   
995.
张璐璐 《山西青年》2022,(15):175-177
图书馆是读者学习和阅读的重要场地,人们在图书馆中既可以学到知识,还能够放松身心。保持图书资料高效流通,这是馆员的主要工作任务,并且馆内图书流通成效如何,也是检验一所图书馆管理工作是否做到位的重要标准之一。本文将立足于实际角度,对图书馆流通管理现状、现存问题、解决办法等予以详细分析和阐述,希望借此不断提升图书馆图书流通效率,更好、更优地为广大读者提供服务。  相似文献   
996.
创造世界奇迹的荷兰现代农业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荷兰农业的现代化,是全方位的现代化.荷兰农业奇迹的实现,不仅体现在很高的农业劳动生产率,有良好的基础设施、健全的合作组织等等诸多方面,也得力于政府的政策和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997.
程渭山 《今日浙江》2007,(15):23-24
近年来,我省紧紧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的目标,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为中心,坚持以农民为本,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切实把科学发展观贯穿于现代农业建设的全过程.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报告指出,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继续走在前列"这一目标,最根本的就是要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相似文献   
998.
郝金红 《学理论》2008,(7):26-27
“三农”问题是决定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和现代化进程的关键性问题,也是关系党和国家工作全局的根本性问题。没有农业的牢固基础和农业的积累与支持,就不可能有国家的自立和工业的发展;没有农村的稳定和全面进步,就不可能有整个社会的稳定和全面进步;没有农民的小康就不可能有全国人民的小康。党和政府历来十分重视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  相似文献   
999.
杨得文 《学理论》2008,(22):F0004-F0004
发展是硬道理,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发展,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决定性意义。抓住发展,就抓住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任务和主要内容,抓住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00.
刘兴英 《求知》2008,(5):31-33
加快农村城市化进程.是党的十七大和市九次党代会提出的一项重要战略任务.也是加快天津现代化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速.大量土地被征收转为建设用地,如何妥善安排好被征地农民的生产和生活.就成为当前我们必须面对的一个崭新课题.为此.我们组织有关部门进行了深入的调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