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7篇
  免费   0篇
工人农民   1篇
世界政治   7篇
外交国际关系   2篇
法律   17篇
中国共产党   26篇
中国政治   27篇
政治理论   4篇
综合类   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移居这座有椰城美称的城市一晃半年,海口之于我,似乎还缺着一份神交。而对于习惯于坐在办公室的我来说,能够用心体验和感受这座城市,已经是一种奢望了。然而,作为所谓的“闯海人”,尤其是一个工作在海口的法官,你可以不去感受海口的繁华与美丽,你也可以只是用一种远观和欣赏的姿态对待窗外的椰风海韵,  相似文献   
62.
郑溢涛 《各界》2010,(2):36-36
前些日子,听到不少人在看了《大明王朝》后,都在总结海瑞的“教训”,大意是:“海瑞是个悲剧。为人处事,万不可像他那样,最后弄成孤家寡人!”心里不禁生出许多感慨。  相似文献   
63.
清官难做     
<正>据说上古时代人们并不热衷于做官,尧与舜都曾主动禅让了帝位,可是到了战国时期,人们却为小小的县令争得你死我活。人心为什么会发生如此巨大的变化呢?韩非子给出了答案:"夫古之让天子者,是去监门之养而离臣虏之劳也,故传天下而  相似文献   
64.
古代官场像海瑞这样德才兼备、勤绩双全、肝胆俱在的官员不多,按理说此等模范官员应当发光发热,怎么也不至于让他发出“这等世界究竟做成甚事业”的感叹。可如果说海瑞升官升不上,这话也是不准确的。他的官运不好也不坏,虽然宦途坎坷沉浮,至少也升到了右佥都御史,正四品。  相似文献   
65.
正永远想不明白的问题海瑞被这当头一棒打昏了。他正兴致勃勃地推行他的宏大计划,"正欲为江南立千百年基业",正调动全部精力,和应天府的豪绅大户们作战时,后面射来的一支冷箭轻轻地取走了他的政治生命,粉碎了他的全部政治梦想。海瑞不知道,像他这样不明白游戏规则的人,只会被高明的玩家当作一枚冲锋陷阵的棋子,发挥完  相似文献   
66.
海瑞是明代著名的清官,文章从勤学克己、洁人思想、关注民生和防治贪黩四个方面表述了海瑞卓著的政绩,其治世思想对今人和后人具有不可忽视的启示与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7.
吴钩 《廉政瞭望》2014,(5):48-48
说到“骂皇帝”,许多人都会想到海瑞海瑞确实骂得痛快淋漓,直接说嘉靖皇帝“薄于父子”、“薄于君臣”、“薄于夫妇”。有刺激性的是这一句:“盖天下之人不直陛下久矣!”不过,别以为只有海瑞才敢这么痛骂皇帝,宋人骂起皇帝来,比海瑞凶得多。  相似文献   
68.
海瑞四十岁才谋得一份公职——担任福建南平的教谕,相当于现在的县教育局局长。 有一次,延平府的御史到南平县视察工作。 御史到来之后,照例要往孔庙行香朝典,海瑞带着两名教官早早在庙堂迎候。在当时的官场上,下级迎接上级,一般都要行跪拜之礼,所以当御史大人进门后,随同的两位教官都跪地相迎。可海瑞却面含凛色,昂首挺胸站立着,冲刺史只是略略作揖而已。三个人的反差非常鲜明,两边伏地弯弓,中间一杆高耸,俨然一个笔架——海瑞自此便留下了“笔架博士”的雅号。  相似文献   
69.
王佐是明代海南著名诗人。他的家乡临高蚕村都透滩村(今博厚区透滩村)多剌桐,其树“花自枝突出,鲜红无比”,煞是可爱。王佐把爱乡和爱花之情融为一起,自号王桐乡。在海南乡贤榜上,王佐与丘浚、海瑞、张岳崧齐名,号称“四大才子”,誉为“琼州四绝”。王佐文思敏捷,诗才超群,世称“吟绝”。相传,内阁大臣胡公曾当着丘浚的面,指一幅丹顶鹤为题,要王佐吟诗。王佐略微一看,便脱口而吟:“头戴红冠着素衣,徘徊岸上立窥鱼”。胡公见他诗思敏捷,故意设难,突然泼墨,弄黑画面。意想不到,王佐不慌不忙,从容应对:“只因贪吃归来晚,误入文宫洗笔池”。一场…  相似文献   
70.
潘岳 《现代领导》2005,(8):38-38
一策保两全是比喻做一件事而达到两个方面的目的.一个有远见、善智谋的领导者,常常在自已作出决策的同时,首先要考虑的是决策后所能带来的最大的效果,用一个决策而达到两个或者更多的目的.刻意追寻一策两全,甚至一策多全的效果是统御术中的奇策,此韬略运用之广早已脍炙人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