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5篇
  免费   0篇
世界政治   2篇
外交国际关系   3篇
法律   18篇
中国共产党   261篇
中国政治   252篇
政治理论   20篇
综合类   39篇
  2020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27篇
  2012年   53篇
  2011年   78篇
  2010年   113篇
  2009年   118篇
  2008年   73篇
  2007年   43篇
  2006年   26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31.
本文阐述了社会中介组织的现状与作用,分析了社会中介组织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在推进和谐海西建设中加强社会中介组织管理的对策思路。  相似文献   
132.
最近,福建省委书记孙春兰在听取党外人士关于贯彻落实《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规划》的意见建议时指出,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凝聚着党外人士的智慧与力量,今后要在服务福建科学发展上有更大作为,把注意力引导到贯彻落实《海西规划》和我省“十二五”规划上来,紧紧围绕主题主线,  相似文献   
133.
《基层政治工作研究》2010,(4):F0002-F0002,F0003
近年来,新疆克孜勒苏军分区始终坚持以胡主席大抓军事训练的重要指示为指导.以增强核心军事能力、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为牵引,全面贯彻落实《军事训练与考核大纲》,控守结合固边防,科学练兵强能力,  相似文献   
134.
张郁 《人民政坛》2010,(4):6-11
三月的北京人民大会堂,万众瞩目。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海西再次强力吸引全国人民的目光。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第一次明确提出,支持海峡西岸经济区在两岸交流合作中发挥先行先试作用,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福建发展和海西建设的高度重视、极大关怀和殷切期望。这是福建发展的重大历史机遇,更是福建人民肩负的重要历史责任。站在全新的历史起点上,承载着全国人民厚重的期待,海西需要击鼓踏歌,满帆前行。各地发展风生水起,区域经济千帆竞发。竞争面前,不进是退,慢进也是退。面临千载难逢的重大历史机遇,福建靠什么赢得先机?靠什么快人一步?出席大会的60位福建代表团代表,以等不起的紧迫感、慢不得的危机感、坐不住的责任感,谋发展之计、建肺腑之言、献务实之策,向全国人民传递来自福建3600万人民的共识——抢抓机遇,敢于突破,加快福建发展和海西先行先试。  相似文献   
135.
<正>区人大常委会作为地方国家权力机关,要从人大的职能和工作特点出发,紧紧围绕区委提出的‘以港兴区、工业强区、商贸活区’发展战略,坚持决策为发展服务,视察为发展解难,监督为发展开路,依法履职,有效作为,大力推进涵江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莆田市涵江区人大常委会主任肖云敏向笔者道出工作思路。  相似文献   
136.
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是人大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着力点。2010年7月6日至11日,在闽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就我省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推进福建发展和海西建设的情况开展专题调研。在调研基础上,代表们就产业结构调整、科技创新、旅游业发展、节能减排等事关福建发展、海西建设的重要问题,积极建言献策。  相似文献   
137.
鼓舞人心的开局福建省委、省政府对海西经济区发展的总体思路已逐渐明晰,推进海西经济区建设的各项工作正在扎实有序地展开,海西大发展赢得了良好开局。特别令人感到振奋的是,  相似文献   
138.
黄劲松  徐宗植  周拥军 《江淮》2012,(10):25-26
在金寨县问起赵克信,没几个人不知道的。从上世纪90年代后期奉调六安军分区至今,这个从黄土地上走出来的陕西汉子,扎根山区,将红色故土当家乡,将老区人民当亲人,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竭尽心力地做好老区扶贫工作。老区人民也送给他一个温暖的称号——扶贫政委。矢志奉献,三进金寨投身扶贫开发事业1996年8月,时任正连职干事的赵克信第一次参加扶贫工作组进山调研,看到这样一幕:一户农家三代  相似文献   
139.
《廉政瞭望》2012,(9):58-59
这是西藏最苦最远最险的巡逻道,被战士们喻为生死路。全长160余公里,却需穿越10多条冰河、8座终年不化的雪山,随处是刀锋山、老虎嘴,毒虫、猛兽出没,泥石流、雪崩频发,6天5夜才能走完。有名战士,10年来行走在这条路上,往返60趟,行程两万多公里,47次与死神擦肩而过,留下了21道伤疤。他就是杨祥国。  相似文献   
140.
我出生于台湾南投,成长在闽南漳州,闽台两岸的生活经历深深地影响了我的人生轨迹,也注定了我与闽台研究结下不解之缘。1980年从平和县篆乡村重回漳州后,我在漳州市进修学院任编写员,后到漳州市方志办任副主任。编书修志工作,在旁人眼中是清苦而冷门,但我却在这份清苦中独善其身,关注社会、注重思考,数年间参与编写了《汉语大词典》、《漳州市志》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