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篇
  免费   0篇
世界政治   4篇
法律   4篇
中国共产党   23篇
中国政治   26篇
政治理论   9篇
综合类   6篇
  2023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时事资料手册》2004,(4):77-78
国家统计局的资料显示,2003年,我围消费率仪为55.4%,是1978年以来25年里最低的水平。  相似文献   
2.
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高投资率、低消费率现象一直伴随着我国的经济增长。该现象和我国转轨经济的特殊性有密切的关系。公共品较低的供给效率、劳动要素的弱势地位、企业投资的预算软约束等是形成该现象的重要原因。因此,该现象具有长期性。我们应该致力于改变这些制约因素。  相似文献   
3.
龚雯 《政策》2003,(12):18-19
投资、消费、出口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近年来,这"三驾马车"跑得快慢不均。据最新统计,今年1-8月,我国固定资产投资和外贸出口双双快行,同比均增长32%左右,而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只有8.5%左右,其中上半年仅增8%,消费需求不旺的问题再次凸现。长此下去,必将制约城乡经济社会的全面快速发展。最近,记者就这一经济难题,  相似文献   
4.
消费活动在再生产过程中既是终点又是起点,在经济循环中起到先导作用。相对于投资需求和出口需求而言,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的导向和拉动作用更加重要。本文主要以消费对北京市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为主要切入点,以提高最终消费率这一指标为主线,基于马尔科夫分析法对北京市"十二五"期间最终消费率进行预测分析,并提出如何提高北京市的最终消费率以促进其经济持久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中国产能是明显过剩的,这种过剩既有相对过剩,也有绝对过剩;既有即期过剩,也有预期过剩。中国产能过剩和市场经济国家不一样,中国的产能过剩是由地方政府和市场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6.
国家某部委研究机构最近出台的一份报告显示:高房价已经成为抑制居民消费的主要原因。报告主要从房价与居民最终消费率、房价收入比、房价构成和房地产占固定投资的比例四个方面阐述了高房价对启动居民消费的杀伤力。报告知情人表示,房屋价格中能拉动内需的不超过三成,所以,房屋价格不能再继续上涨。这份报告指出,多年在扩大内需,扩大消费口  相似文献   
7.
陈福生 《理论导报》2007,(12):35-36
截至2006年底,我国 GDP 达到了20.94万亿元,比2001年翻了一番,且处在"高增长低通胀"的理想状态。但是直面我国经济"高增长低通胀"的构成要素,我国宏观经济基础不但不是十分坚固,而且还存在一定的脆弱性,这主要是我国的经济结构呈现"不平衡、不协调、不稳定"等问题。这些问题具体表现为如下几个  相似文献   
8.
我国居民消费率变化趋势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徐秋慧  王晓峰 《求索》2010,(5):12-14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居民相对收入增长缓慢,收入分配差距不断扩大,消费预期趋于悲观,致使居民消费率持续走低,国内需求相对不足,影响经济稳定增长。在国际经济没有完全走出危机的背景下,选择适当的对策,提高居民消费率,扩大国内需求,是保持经济向好态势,促进经济平稳增长,改善民生的可行路径。  相似文献   
9.
当前,各方面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都有很迫切的要求。但我们也注意到,深入到发展方式转型的具体问题上时,不少人仍然还存有幻觉。如果不能尽快打破幻  相似文献   
10.
我国消费率偏低并持续下降的成因解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晓河 《前线》2010,(1):31-33
我国经济增长长期依靠投资拉动,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不断减弱,"投资高、出口高、消费低"的增长结构没有得到根本改变。"两高一低"现象的形成,既有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的作用,又受我国所处的发展阶段和客观环境的影响。只有从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入手,把增加居民消费作为扩大内需的重点,通过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经济结构优化、增强经济发展拉动力,才是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根本之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