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5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各国政治   2篇
工人农民   3篇
世界政治   8篇
外交国际关系   5篇
法律   32篇
中国共产党   51篇
中国政治   69篇
政治理论   19篇
综合类   19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5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28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31.
扈红英 《法制与社会》2012,(17):171-172
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对资本主义发达工业社会的单向度批判尽管发人深醒,引人共鸣,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但仍然属于对资本主义的制度批判的"浅描"而非"深描",其对人类前途的悲观预测是这种批判方式的必然宿命。  相似文献   
132.
厦深沿海地区各城市在产业合作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了一种政府主导推进的新型产业链合作模式,本文以产业分工理论为依据,从合作主体、合作方式、合作动力和合作机制等多个维度对该模式进行分析,并从区域一体化、产业结构调整、产业园区建设、交通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建设等方面对厦深沿海地区各城市促进产业合作的经验进行总结,为我国其他地区推进区域产业合作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33.
以中华田园犬为研究对象,用99℃多层纱布覆盖犬腰荐部多个面积为3cm2区域皮肤,制备深Ⅱ度烫伤模型,采集烫伤前和烫伤后第6、12、24和48小时血样和烫伤皮肤组织样品,检测血液生理指标和细胞因子IL-6、IL-8、IL-10、TNF-α的质量浓度。结果显示,烫伤后犬血液白细胞、中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的浓度均显著升高(P0.05),烫伤后第24小时达到峰值,淋巴细胞的浓度显著降低(P0.05),烫伤后第12小时降至最低;犬血清和组织中IL-6、IL-10和TNF-α的质量浓度在烫伤后第6~24小时均显著高于烫伤前(P0.05),烫伤前后血清中IL-8的质量浓度未发生显著变化(P0.05),组织中IL-8的质量浓度烫伤后第24小时显著升高(P0.05)。结果表明,深Ⅱ度烫伤早期(48h以内)试验犬呈现全身性炎性反应特征,血清和烫伤组织中促炎/抗炎细胞因子水平不同程度升高。  相似文献   
134.
吴昌明 《当代广西》2013,(12):52-53
刘炳清,号曹山、二步堂主,桂林人,祖籍广东揭阳。师从黄独峰、刘昌潮先生,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国际交流工作委员会委员,广西书法家协会顾问。曾任中国书协第四届刻字艺术委员会委员、评委,广西书法家协会第五、六届副主席,新加坡书法家协会评议员,广西艺术学院、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客座教授,桂林市  相似文献   
135.
文中结合沪深300股票指数及沪深300股指期货数据实例分析了期现套利和跨期套利的可行性,但就现阶段而言期现套利还有很多制约因素,跨期套利没有考虑交易成本的冲击,需要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36.
焦体检 《学理论》2010,(9):145-146
在文学课程的教学中,对于文学作品的正确解读是学习的关键。诗歌这种文学样式的内在特质必然决定诗歌意义的多重性。早在北宋,苏轼就明确提出深观其意的诗歌阐释方式;南宋朱熹则进一步提出了涵泳的诗歌解读方法。这不仅对后代的诗歌阐释理论产生了深远影响,而且指给了我们一种正确的诗歌解读方法,对于我们在教学中引导学生正确解读作品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7.
邓小平作为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和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青年观 ,形成了他独具特色的认识青年、教育青年、使用青年的系统的青年观 ,这一青年观已成为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成为指导青年成长成才的强大思想武器。  相似文献   
138.
悟“读”     
吕游 《法制博览》2008,(22):12-13
人的一生,是读的一生。从小读到大,从大读到老,从生读到死。知识是一本大书,岁月是一本大书,自然是一本大书,人生更是一本大书,一天也离不开读,一辈子也读不完。无字之处皆有字,无书之处皆有书。读山读水读天读地读无字之大书,走到哪儿读到哪儿,活到何时读到何时。只有不去读的,没有没啥读的;只有读不完的,没有能读尽的;只有读之有悟的,很少读之无益的。  相似文献   
139.
刘颖 《唯实》2007,(10):39-42
在马克思的《巴黎手稿》①中,基本的美学理念是以"劳动的身体"和类生活"异化"概念为基础的,这一基础与人类学"深描"法的研究语境有理论上的共同性。剖析二者运用范围和特征在审美人类学中的整合,可以缕清审美制度、审美能力的基本概念,对审美人类学的学科定位做出限制。  相似文献   
140.
美好     
陈建宽 《新青年》2016,(4):34-35
[1]去森林公园赏梨花时,看见古旧庭院墙角的修竹上有一行字。内容是,年年梨花放,染满了山岗,我的小村庄。这是很好的留言,留者已去,但情意流露,使人内心欢喜。见过许多景区竹上、树身的各种留言,皆是粗俗无味,极具表达个人行为,只用力通过一些字眼来推销和演出,表达爱恋中的情感,功夫做足,私心明显,最终不过是一种普遍性的庸俗。停下了脚步,兀自端然,如此熟悉的诗行,似曾相识。脑海内不断回忆它的出处,然后想起那是一首歌词,慢慢在心里接下,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