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5篇
  免费   15篇
各国政治   12篇
工人农民   2篇
世界政治   19篇
外交国际关系   17篇
法律   141篇
中国共产党   63篇
中国政治   209篇
政治理论   49篇
综合类   88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44篇
  2013年   52篇
  2012年   62篇
  2011年   56篇
  2010年   55篇
  2009年   74篇
  2008年   46篇
  2007年   40篇
  2006年   25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31.
<正>政协工作的难点在基层,政协工作的活力在基层。阳春三月,春意盎然。笔者来到清末状元、实业家、教育家张謇的故里——南通市通州区,走访了一些政协基层组织,所见所闻,令人鼓舞,催人奋进。主战场上显身手清末民初,张謇抱着"实业救国"的远大志向,回到故乡南通创业,在他祖藉通州这片故土上垦牧、办学、兴业,成为当时全国的模范县,留下了不可磨灭的足迹。  相似文献   
532.
533.
李月 《中国人大》2010,(5):51-52
清朝统治末年,政局动荡,内焦外困。面对接连不断的外侮,腐朽的清政府除了被迫连连签订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外毫无办法;对于内部涌动的各种变革及革命思潮,清政府也深感力不从心,即使用暴力手段镇压了戊戌变法和多起革命党起义,但却无法绝禁人们的心愿。甚至在统治集团内部也早已不是铁板一块,  相似文献   
534.
120年前的1891年6月26日,处在巅峰期的北洋舰队从威海卫起航,第二次访问日本。这是甲午海战之前,双方最后一次近距离观察对手,对两国海军在今后的走势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日本在中国铁甲巨舰的威胁下咬牙急追,终于在几年后超过大清海军,而北洋舰队却裹足不前,彻底丧失了海上的优势,“定远”、“镇远”的国威远扬成了昙花一现。  相似文献   
535.
正在《领导文萃》2010年第20期撰文指出:一般而言,政治体制改革超前与滞后都会导致严重的后果。我个人认为,清末改革的失败与戈尔巴乔夫在苏联的改革一样,都是属于政治超前型。实际上,在一百年后的今天来看,当时的筹备立宪改革由于日俄战争的影响而提前发起,确实是过于超前了。  相似文献   
536.
周妤 《求索》2010,(1):214-216
1906年9月光绪发布禁烟令,全国各地都积极响应,并针对地区实际制定了禁烟措施和禁绝时间表。当时采取的措施主要有:成立戒烟机构,设立鸦片专卖机构,限制吸食者,清查鸦片存量,严厉打击种植者,实行中央财政统税政策,积极参与国际禁烟事务。这些措施的实施取得了比较好的成效,反映了清末禁烟运动是富有成效的清末新政的内容之一。遗留问题是出现了吗啡和可卡因通过走私大量运入的新问题,成为新政府禁烟的难题。  相似文献   
537.
小馄饨     
《检察风云》2013,(24):96-96
清末民初,沪上竹枝词里专门有一段说馄饨的:"大梆馄饨卜卜敲,码头担子肩上挑,一文一只价不贵,肉馅新鲜滋味高。馄饨皮子最要薄,赢得绉纱馄饨名蹊跷。若使绉纱真好裹馄饨,缎子宁绸好做团子糕。"这段曲子简略地描绘出当年上海滩上馄饨担子的生意状态:手敲梆子,肩挑担子。深秋的夜晚,星斗满天,年轻的贩子穿了一件青布短衫,精神抖擞地串街走巷是一种风情。别小看了这副馄饨担噢,它真是一件工艺品!  相似文献   
538.
张大椿 《各界》2011,(12):14-16
一九一一年(清宣统三年)夏天,我在上海辞去吴淞中国公学教务长职务,赴北京参加留学生廷试(按:清末政府规定的留学生考试制度是凡毕业回国的留学生,每年秋季由学部举行考试一次,及格者分最优等、  相似文献   
539.
吴海燕 《人民论坛》2010,(6):268-269
清末时期,中国与西方的接触日渐增多。受西学影响,清末教育领域发生了巨大变革。其中意义最为深远的是法学教育的改革。清末的法学教育思想和课程设置在当时是先进的,有些先进的思想对今天我国法学教育体系的构建仍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40.
中国百年来的法律建设活动,肇始于清末修律。晚清文化保守主义者在认同援引西法、变革中法的同时,始终固守着中国传统伦理道德底线,希望以此来维系传统社会的政治秩序,采取审慎渐进的变革模式,并强调保持法律的民族性,体现了文化主体意识的自觉。但是,中国传统文化本身并没有提供走向现代化的前期思想资源,使得晚清文化保守主义者在清末修律活动中立足国情、守护传统的同时,也很难给中国法律的近代化行程指明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