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5篇
  免费   15篇
各国政治   12篇
工人农民   2篇
世界政治   19篇
外交国际关系   17篇
法律   141篇
中国共产党   63篇
中国政治   209篇
政治理论   49篇
综合类   88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44篇
  2013年   52篇
  2012年   62篇
  2011年   56篇
  2010年   55篇
  2009年   74篇
  2008年   46篇
  2007年   40篇
  2006年   25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范福潮 《各界》2008,(4):63-66
清末会党,光复会与同盟会同根并蒂,乙巳(1905)合流,相濡以沫,数年间威震东南,不分伯仲.   丁未(1907)之后,两会首领龃龉不断,但为反清大业,尚能共事.俟江浙独立,孙、黄得势,光复会即遭压迫,矛盾日深,冲突愈烈,相斥相煎,终致火并.……  相似文献   
62.
屈维英 《法制博览》2008,(11):49-51
大清王朝自1616年努尔哈赤建国至1911年溥仪逊位,共有12位皇帝,历时296年。一个奇特的现象是,最后的三位皇帝——同治、光绪、宣统都没有子女,世称“宫荒”,或谓“国统三绝”。其实,这三位晚清皇帝中,同治又是中国皇宫中出生的最后一位皇帝,光绪和宣统虽为皇帝,但都是从宫外“抱”进来的,光绪甚至是非皇室血统的皇帝。这种罕见的“宫荒”现象,预示着大清王朝气数已尽。  相似文献   
63.
贫民习艺所,英文词典解释为workhouse,workhouse除意为贫民习艺所外,还可以解释为囚犯工厂,汉语词典中云:"平民习艺所",又称贫民习艺所,源自清末各省、县官办的手工业工场,专以收容无业贫民和部分罪犯从事纺织、  相似文献   
64.
《法制博览》2009,(7):44-44
成丰八年秋,李鸿章在曾闷藩幕府,同时,左宗棠、胡林翼、彭玉麟也常来会商,一时间,大佬云集,蔚为盛况。大佬们经常就各种问题交换意见,一旦形不成共识,则常能擦出文斗的火花,甚至还演出武斗的闹剧.  相似文献   
65.
许超 《传承》2010,(27):86-87
清末,清廷的封建专制统治在各方面势力的攻击下逐渐走向瓦解。为了维持统治,清廷着手实行宪政。作为晚清重要的教育家和知名学者,于式枚被政府派遣出使德国,亲身考察宪政。正是在此次考察中,于式枚形成了他对立宪的独特态度。  相似文献   
66.
清政府于宣统年间进行了大规模的户口调查。此次户口调查为清末新政的一项重要举措,除了要了解全国户口实数外,更为重要的原因是实行预备立宪和地方自治的需要。事实证明这次调查在中国人口调查中占有重要地位,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7.
清末财政困难,度支部采取种种措施清理财政、统一财权,但遭督抚敷衍,统治集团内中央各部也意见分岐。在诸多措施没有成效的情况下,度支部派遣财政监理官到各省清理财政。针对监理官的简派,各方因利益不同而反应相异:度支部和监理官多次会议,看法有同有异;而外界,包括官场和舆论也各有反应。这种种反应也预示着监理官清理财政之路的坎坷和清政府清理各省财政的效果。  相似文献   
68.
近代以来,西方列强的入侵和国内农民起义烽烟四起予以清政府沉重的打击。在内忧外患的双重压迫下,清政府被迫开始了屈辱的近代化进程。当人们将落后挨打的根源归结为空疏腐化的科考制度时,清朝统治者对科举制度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尽管它最终没能拯救清王朝的命运,但在当时的形势下,科举制度改革本身却有着积极的意义,在客观上也加速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69.
嘲骂清末官场的对联,有一联是颇为有名的。那就是把当时的两个对头,即李鸿章和翁同飨,骂在一起的那一联。有人说是别人作的,有人说是他们两人互骂,不能究其实。  相似文献   
70.
<正>具而言,这是指清末立宪运动时梁启超的政治学和民初新文化运动中《新青年》的政治学。如果《新青年》的政治学成为20世纪一百年来的政治学主流,那么,梁启超的政治学因其梁氏"保皇"之名,早已被历史亦即一百年的革命史弃之如敝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