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5篇
  免费   15篇
各国政治   12篇
工人农民   2篇
世界政治   19篇
外交国际关系   17篇
法律   141篇
中国共产党   63篇
中国政治   209篇
政治理论   49篇
综合类   88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44篇
  2013年   52篇
  2012年   62篇
  2011年   56篇
  2010年   55篇
  2009年   74篇
  2008年   46篇
  2007年   40篇
  2006年   25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91.
陈凤尤 《法制博览》2009,(13):17-19
清朝末年,天津南段巡警总办段芝贵以12000两白银买得歌妓杨翠喜献与贝子载振,并将10万两白银送与载振的父亲庆亲王奕勖作为寿礼,从而得到黑龙江巡抚的职位。后事情败露,御史赵启霖上折参奏,慈禧太后大为震怒,朝廷内外一片哗然……  相似文献   
92.
清朝末期,南中国海上列强环伺,法国、英国、日本等国虎视眈眈,想侵夺我国南海诸岛。广东水师提督李准经朝廷批准,积极部署了针锋相对的南海巡视。由清军伏波号、琛航号、振威号三艘军舰组成的小型舰队,有官兵170多人,包括化验师、工程师、测绘员、医生、  相似文献   
93.
“治安“词义源流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通过检索诸子百家、二十五史、部分诗词曲赋和古典小说,笔者发现最早使用治安一词者,不是战国时期的韩非子,而是春秋前期的管仲.春秋战国时期,治安一词包括两层意思:一是作为动词,即治理、安定;二是作为形容词,即国家太平、社会安宁.后者是广义治安的渊源.秦汉以降,直至清初,治安一词的基本含义仍是国家太平、社会安宁.从宋朝开始,治安词义发生变化,治安不仅指国家治安,而且也指地方治安.清末,治安的传统词义仍被继承使用.同时,治安词义又表现出窄化的特点,这是现代狭义治安的渊源.  相似文献   
94.
张忠军  秦涛 《理论月刊》2007,(2):129-131
杨乃武与小白菜一案基本上是家喻户晓,这件并不疑难的案件留给我们的思考角度很多,特别是体现在审判程序上的复杂状况更是另人眼花缭乱。这一案件的最终结案简单得令人咋舌,可为什么一件并不难的案件如此复杂?笔者认为主要是清代的地方死刑案件的审判、复核程序设置不合理,加之清末特殊的时代背景,地方的总督、巡抚权力过大,本案就是这种情况在司法上的具体表现,从程序方面分析本案的复杂性原因。  相似文献   
95.
清末民初,在欧风美雨的打击下,中国的佛教界遭遇了中西文化的碰撞,以及庙产兴学而造成的驱逐僧人、捣毁佛像、没收寺产的严重危机,于是,一些有时代感的高僧大德,发扬大乘佛教救世精神,吸取西方文化中的积极因素,自觉或不自觉地开展佛教界的自我革新运动,在思想上,他们亦逐渐由维新而倾向革命,其中如宁波天童寺住持八指头陀及其戒弟子太虚法师,今将他们在辛亥革命前后的活动论述于下。  相似文献   
96.
东北东部边疆城镇的演化是东北亚研究中的一个环节。清末民国时期是其重要的发展阶段,它在兴起中表现出的主要诱导因素是移民实边、体制调整、交通改观、边境贸易等;其城镇社会经济在这一过程里也表现出鲜明的区域性和时代性的特点  相似文献   
97.
近代中国的资本主义经济法制建设,起始于清末的新政时期,展开于民国初年,它体现了辛亥革命对中国资本主义发展的推动作用。中华民国成立后,以孙中山为首的南京临时政府在其存在的4个月中,已颁  相似文献   
98.
论清末新政与中国近代图书馆的创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图书馆的起源非常久远,但是,“古代图书馆不过是藏书的地方,管理员不过是守书的人。”只重收藏,不重开放,社会价值甚微。而伴随着新政应运而生的图书馆赋予人民利用藏书的权利,具有了真正近代意义的特点——民主性。一、清末新政前中国近代图书馆的萌芽与夭折。新政前的中国近代图书馆伴着资产阶级维新派的“教育民众”、“启迪民智”改革之声而萌芽,随着戊戌维新的失败而夭折。近代的中国多灾多难,亡国灭种的危机使志士仁人强烈呼吁“开民智”。“莽莽欧风卷亚雨”,一些接触西方资本主义文明较早的早期维新派在探索国家富强道路的过程…  相似文献   
99.
清末商会探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商会是清末出现的新式商人组织 ,它是多种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 ,尤其是商人进行国际经济竞争的内在需求 ,清政府振兴商务的外力驱动 ,使商会在全国迅速普及。本文从五个方面论证商会是商人的新式社团组织 ,即 :领导权、经费来源、公牍程式、自治权和成员身份。最后根据商部颁布的《商会简明章程》以及各商会自订章程的规定 ,论述了商会的主要活动和联络工商、调查商情、兴办商学、调息纷争等作用  相似文献   
100.
民国时期的监狱建设在继承了清末监狱改良的成果的基础上,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这一时期也是河南近代监狱制度确立和发展的实质性阶段,其机构设置和制度运行在北洋政府和南京国民政府阶段既表现出相当的承继性,又各自具有不同的时代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