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篇
  免费   0篇
外交国际关系   1篇
法律   2篇
中国共产党   18篇
中国政治   23篇
综合类   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浅述清水江畔苗族的龙舟文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清水江苗族龙舟文化起源于杀龙,体现出苗族人民传统的抗争精神。经过长期演 化,龙舟文化更多地是以体育竞技和娱乐为目的。  相似文献   
42.
杨柏 《当代贵州》2007,(1):50-50
苍天在赐我大山的同时赐我以一泓江水。形成了穿越空间障碍、摆脱贫困,融汇入主流社会的现代经济学意义上的致富工具。  相似文献   
43.
杨柏 《当代贵州》2007,(3):52-52
苍天在赐我大山的同时赐我以一泓江水,形成了穿越空间障碍、摆脱贫困,汇入主流社会的现代经济学意义上的致富工具。  相似文献   
44.
"由四川过湖南去,靠东有一条官路。这官路将近湘西边境到了一个地方名为茶洞的小山城时,有一小溪,溪边有座白色小塔,塔下住了一户单独的人家。"沈从文在《边城》的开首语中详细讲述了茶洞的地理位置。文中提到的“小溪”就是清水江,它将茶洞和对岸的重庆洪安镇、贵州松桃县分隔开来,蜿蜒曲折的江面勾勒出湘、川、黔的地界,山环水绕中,这座驿路小镇正静谧地体验世事变迁。  相似文献   
45.
有一个地方,你还没有离开就开始想念,还没有分别,就盼望重逢。这就是黔东南。最具吸引力的旅游胜地千百年来,"两江一河"(清水江、都柳江、阳河)打开了通往外界之路,开启了黔东南木商文化的先河,也成就了黔东南最初的旅游形态。从1984年第一批日本客人进入雷山郎德开始,黔东南就拉开了以乡村旅游为核心的原生态民族文化旅游序幕。之后,美、英、法等国客人也纷至沓来,用他们的照相机、摄像机将  相似文献   
46.
《中共贵州省委党校学报》2008,(3):130-130,F0003
隆里古镇是中国少数民族高度密集地区的唯一汉文化古城。是世界上第一座军屯生态博物馆,中国与挪威王国共建的贵州四个生态博物馆和全省重点建设的文化古镇之一,为省级历史文化名镇及省级风景名胜区。  相似文献   
47.
隐藏在清水江边密林中的文斗苗寨被誉为苗族环保第一村,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文化苗寨”。它是贵州省级历史文化名村,有人说它是“苗族文化艺术馆”,也有人说它是“研究苗族历史和文化的‘活化石”’。  相似文献   
48.
石玉锡 《湘潮》2018,(2):58-61
2016年2月25日,在贵州东南清水江畔锦屏县从事地方党史工作12年的王宗勋,作为全国党史系统十位先进工作者之一,登上了设在北京友谊宾馆聚英厅的全国党史系统领奖台,接受党史部门的最高荣誉。长期以来,王宗勋在党史园地辛勤耕耘,取得了一系列卓著成绩甚至突破性成果。被誉为清水江畔党史园地的"拓荒者"。  相似文献   
49.
明清时期,以土司制度、改土归流、卫所制度、皇木采集、苗疆开辟、航道疏浚等方式对清水江流域的开发,尤其是随着清水江流域木材贸易兴起,以山主、山客、水客、商帮、栽手、木夫等人群活动的关联,推动了人工营林业发展,进而引发了清水江流域苗族侗族社会结构变迁,从熟人社会的“圈式”结构演变为有陌生人参与的“链式”结构。在清水江流域“圈式”与“链式”交织的社会中,文字的使用成为必不可少的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