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7篇
  免费   1篇
各国政治   10篇
工人农民   7篇
世界政治   25篇
外交国际关系   12篇
法律   50篇
中国共产党   177篇
中国政治   173篇
政治理论   27篇
综合类   17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37篇
  2013年   51篇
  2012年   59篇
  2011年   51篇
  2010年   109篇
  2009年   47篇
  2008年   42篇
  2007年   28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廖斌  崔金星 《当代法学》2012,(4):111-118
作为欧盟应对气候变化战略实施基础保障的欧盟温室气体排放监测管理体系,是欧盟应对气候变化能力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担负履行国际减排义务和推进欧盟排放贸易体系的重要职能。该体系包括京都框架下以"三可"为核心的管理制度和EUETS框架下基于测量计算和统计口径的一致性为核心的管理制度,并通过二者的协调与对接,形成以立法积极推进为特征的权责明确、内容具体、分工协作的管理框架和企业排放监测、报告、核证及注册登记为核心的管理制度。以上经验对于我国构建和完善两个市场和领域的温室气体排放监管法律制度体系,创新与完善温室气体减排政策体系,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2.
半月声音     
《半月谈》2022,(2)
用马克思主义之“矢”去射新时代中国之“的”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指出,一个民族要走在时代前列,就一刻不能没有理论思维,一刻不能没有正确思想指引。美方不要盯着别人的地、荒了自家的田有报告称初步测算美国2021年温室气体排放量同比增长6.2%,外交部发言人表示,作为发达国家和温室气体排放大国,应改改“说多做少”“开空头支票”的老套路,尽快加入行动派的队伍中来.  相似文献   
103.
<正>随着海南国际旅游岛战略的加快实施,离岛免税购物、26国旅游团组入境免签、邮轮游艇管理开放等系列政策的陆续落地,海南旅游业的发展地位越来越重要,其支撑经济发展的作用越来越强。推动旅游业加速转型升级,促其成为龙头支柱产业,海南必须冲破常规的、传统型旅游理念束缚,树立起全省一盘棋统筹发展的战略思维,主动适应发展新常态,以大旅游视野发展新的旅游业态,不断拓宽旅游发展空间,助力海南社会经济发展和国际旅游岛建设。  相似文献   
104.
1997年12月,经过旷日持久的艰苦谈判,《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以下简称框架公约)缔约方第三次会议终于签署了《京都议定书》(以下简称议定书)。议定书第一次为发达国家规定了明确且具有约束力的温室气体减排义务。在国际社会的共同努力下,议定书终于2005年2月16日正式生效。世界各国环保人士认为,议定书的生效是国际环境保护史上一件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事。但是,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的研究表明,在2020年前,京都机制对稳定二氧化碳浓度所产生的影响微乎其微。  相似文献   
105.
三金 《中国减灾》2010,(7):58-59
温室气体、战争、瘟疫、干旱、洪水、饥荒、飓风、疾病,甚至意外伤害,这些以我们的经验无法推测的危机事件,正是改变我们个人命运甚至整个世界的关键力量。尽管人类社会的文明和科技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进步,我们还是不得不一次次承受自然灾害带来的毁灭性重创。有灾难发生,就有研究灾难的学问诞生,就有反思凝结。  相似文献   
106.
发展低碳经济,促进绿色发展,是世界经济发展的总趋势。在国际社会围绕温室气体减排的责任与义务讨价还价的背景下,未来五年,我们必须认真研究、分析、吸收国际低碳经济的概念,及早探求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低碳经济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07.
近期关于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观点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在全球气候变暖对人类生存和发展带来严峻挑战的大背景下,从京都到巴厘岛,再到哥本哈根,国际社会为保护全球环境、应对气候变化共同努力,低碳经济的概念应运而生,并日益受到国际  相似文献   
108.
一、生态环境建设的内涵和盘县的自然地理现状 (一)生态环境建设的内涵 生态环境建设是一切旨在保护、恢复和改善生态环境及生态系统工作的统称。生态环境的破坏主要起因于人类不合理的活动,如滥垦、乱捕、滥伐、工程破坏及污染物质排放等等,其后果影响到大气、地貌、水文、土壤、植被和生物资源等许多方面,其中植被破坏是关键所在,因为其他多方面的变化都与植被状况密切相关。自然,要恢复改善生态环境,植被又处在关键地位,因为植被既能对近地小气候起重要的调节作用,又能控制大气中温室气体,是一系列污染物质的吸收者和积存所;植被还能缓冲地表受外力冲击,防风固沙,涵养水源,保持水土,改良土壤,是一切陆地生物种群的贮藏库、避难所。只有恢复建设好植被,才能使生态环境中各个方面协调起来进入良性循环。因为森林植被体量高大,结构完  相似文献   
109.
清洁发展机制(CDM)的英文全称是Clean Development Mechanism。这是《京都议定书》规定的附件1缔约方(即发达国家)在境外实现部分减排承诺的一种履约机制,核心内容是允许发达国家与非附件1国家(发  相似文献   
110.
哥本哈根谈判为何如此艰苦?在温室气体减排问题上各国为何矛盾重重?作为国家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委员和哥本哈根会议的参与者,潘家华在《哥本哈根气候会议的争议焦点与反思》一文中,对哥本哈根会议的背景、主要成果、争论焦点等作了详细介绍和深入分析,并对会议未能达到预期目标进行了深刻反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