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4篇
  免费   0篇
外交国际关系   1篇
法律   3篇
中国共产党   325篇
中国政治   23篇
政治理论   2篇
综合类   10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34篇
  2014年   58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36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40篇
  2008年   32篇
  2007年   30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广昌战役失利后,中共中央准备实施战略转移,这一策略得到了共产国际的批准。与此同时,中共中央与共产国际也充分考虑了留守苏区的部署问题,明确了留守苏区部队在配合红军主力转移与保卫苏区中的重要作用。在共产国际的详细指示与中共中央的周密考虑下,中共中央对留守南方各苏区的革命斗争作了具体而且充分的组织准备、军事准备和政治动员准备。文章通过对史料的重新解读并结合新公布的史料,试图说明中共中央并没有放弃中央苏区,为了使各苏区能坚持游击战争与配合红军主力战略转移,中共中央对苏区做的安排部署可谓缜密。  相似文献   
42.
《党史文苑》2010,(2):F0004-F0004
艰苦卓绝的南方三年游击战争,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土地革命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革命史上写下了光辉的篇章。为纪念南方三年游击战争胜利、新四军成立70周年,欢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深切缅怀坚持南方三年游击战争的无数革命先烈,  相似文献   
43.
为了配合全国解放战争,1946年11月,中共福建省委在南(平)古(田)瓯(建瓯)地区召开了具有历史意义的省党代会。会议总结了抗战以来福建九年斗争的经验、教训。并根据中央的指示和斗争形势的需要.将中共福建省委改为中共闽浙赣区党委(1947年11月改为中共闽浙赣省委)。会议期间,接到中央《对福建行动游击战争方针的指示》,制定了《闽浙赣区党委关于发动爱国游击战争决定》,并部署了各地区爱国游击战争工作。  相似文献   
44.
何鸣是南方三年游击战争时期中共闽粤边区特委和红军游击队的主要负责人,原本并不特殊,然而1937年11月12日,毛泽东在延安党的活动分子会议上作了<上海太原失陷以后抗日战争的形势和任务>的报告,提出要注意"何鸣危险(被国民党包围缴械的危险)的警戒"后,何鸣因此而名声大噪,成为上了<毛泽东选集>为数不多的中共福建党史人物之一而入了另册.  相似文献   
45.
有庄 《党史博采》2008,(2):37-40
<正>高敬亭,原名高志员,1907年8月14日出生于河南光山董店(今属新县)的一个农民家庭。1928年春,高在其家乡参加了农民运动。1929年3月,高敬亭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入党后,他担任的第一个职务是乡苏维埃武装委员。由于作战勇敢且粗通文墨,加上受共产国际影响,中共在六大后  相似文献   
46.
刘旭 《党史文苑》2010,(3):49-51
南岳游击干部训练班,是抗日战争初期国共两党合作举办的培训游击干部的一个机构。它是在抗战最危急关头国共两党联手培养抗日游击干部的一次尝试,也是国共两党合作最具体的行动之一。它的成立对倡导游击战争的重要性和增强国民党部队长期抗战的信心起到了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47.
中共龙(泉)浦(城)县委(以下简称龙浦县委),是中国工农红军挺进师根据中央分局的指示,在进入浙西南地区后建立的第一个县委(1935年5月-1937年12月)。她在三年游击战争时期,领导着龙泉、浦城边区人民群众,贯彻上级党“紧密依靠群众,坚持开展游击战争,进行土地革命,建立苏维埃政权”的指示,在龙泉、浦城边区,开展游击战争,开辟游击根据地,创建苏维埃政权。坚持了艰苦卓绝的三年游击战争。开辟了浙西南、闽浙边、龙泉、浦城边区根据地,打击、吸引、牵制了国民党反动派的兵力,从战略上配合了主力红军的行动,在福建三年游击战争史上写下光辉的一页。  相似文献   
48.
广昌战役失利后,中共中央准备实施战略转移,这一策略得到了共产国际的批准.与此同时.中共中央与共产国际也充分考虑了留守苏区的部署问题,明确了留守苏区部队在配合红军主力转移与保卫苏区中的重要作用.在共产国际的详细指示与中共中央的周密考虑下,中共中央对留守南方各苏区的革命斗争作了具体而且充分的组织准备、军事准备和政治动员准备.文章通过对史料的重新解读并结合新公布的史料,试图说明中共中央并没有放弃中央苏区,为了使各苏区能坚持游击战争与配合红军主力战略转移,中共中央对苏区做的安排部署可谓缜密.  相似文献   
49.
1936年2月20日,在中国共产党东北各地党组织的领导下,《东北抗日联军统一军队建制宣言》发表,东北人民革命军、反日联合军、反日游击队一律改编为东北抗日联军(以下简称抗联)。到1937年秋,抗联建成11个军,队伍发展到3万余人,并开辟了东南满、吉东、北满三大游击区,进行大规模的游击战争。抗联坚持英勇的战斗,牵制了日军的大量兵力,威胁  相似文献   
50.
吕勋福 《世纪桥》2010,(14):26-30
<正>东北抗日联军是中国人民抗日武装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从无到有;在打击日本侵略者的战斗中,从弱到强。其中,抗联第一军建军最早且影响最大。虽然抗联第一军指战员面对着艰难困苦的条件,但在军长杨靖宇率领下,他们转战于林海雪原,同日本侵略者浴血奋战,英勇不屈,前赴后继,坚持开展游击战争长达14年之久,歼灭瓦解了大批日伪军,牵制了敌人的大量兵力,创造了值得永世纪念、可歌可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