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6篇
  免费   0篇
各国政治   2篇
世界政治   11篇
外交国际关系   6篇
法律   13篇
中国共产党   21篇
中国政治   15篇
政治理论   7篇
综合类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1908年11月14日,光绪皇帝突然死亡。次日,慈禧太后也一命呜呼。光绪皇帝无子,由他的侄儿溥仪继承帝位,年号宣统。溥仪年仅3岁,他的父亲肃亲王载沣以摄政王的身份执掌朝政。清朝已进入它最后的挣扎。  相似文献   
32.
郑挺颖 《各界》2011,(5):17-19
溥仪赶紧焚烧日记 1945年8月10日,溥仪得知日本军队准备退守伪满洲国南部,他本人也将被从“首都”长春紧急转移至中朝边境城市通化。溥仪开始收拾金银细软。他亲自监督将珍贵文物装箱,共有57只大术箱备用。他销毁了部分文件、14年来所写的一些日记以及在不同场合下拍摄的家庭纪录片。  相似文献   
33.
1945年8月19日,前伪满洲国皇帝溥仪及其随行人员在沈阳机场(今东塔机场,已停用)被苏军俘虏,宣告了傀儡政权“树倒猢狲散”的最终结局。对此,当事人的回忆错乱矛盾,史学界的记载大多模糊笼统,其中甚至不乏按一般逻辑解释不通的谜。笔者在多年思索的基础上,参照各种资料,力图对此作一揭示。  相似文献   
34.
何映宇 《新民周刊》2015,(40):62-68
溥仪被特赦后,开始写他的回忆录《我的前半生》,回到焕然一新的故宫,单士元陪同他参观,溥仪感慨万千。他知道,这生他养他的地方,已经归属于人民了。1924年11月5日下午,在北洋政府中担任教育总长的易培基匆匆来到吴瀛家,兴奋地告诉他说:"你平常谈的要请溥仪出宫,昨晚我们深夜开了一个会议决定实行了,组织了一个办理清室善后委员会,推举了李石曾(煜瀛)做理事长,会内除少数专任的职员而外,聘请许多专家以及各机关有关系的人士做顾问,政府各机关规定每部派二人为助理员,内务部自然要派,你来吧!”  相似文献   
35.
闻斋 《天津律师》2005,(2):59-59
鄂尔德特·文绣诉爱新觉罗·溥仪的离婚案件.是中国数千年来妃子与皇帝的首理离婚案件.颇为当时和后人关注。  相似文献   
36.
张骥良,1954年生于北京,原本身体健全,却被亲生父母遗弃,所幸及时得到养父母的收养.然而生活真的很残酷,刚刚拥有了新家、办过满月酒的他突然高烧不退,随后又因莫名其妙的医疗事故,双眼视力只剩下0.01,仅存一丝光感.不过,生理上的失明并不意味着他无法通过自己的方式打量这个世界.相比健全人,盲人甚至可能“看”得更清楚、更深刻.过去的日子里,几乎刚降生就开始承受苦难的张骥良陆续发表了400多万字的名人传记和社会纪实作品,还创作了《溥仪,终结一个时代的人》这样的鸿篇巨制.《骥行千里》则是他的最新力作.  相似文献   
37.
尽管几年前,冰蹴球才出现在冰面,成为一项比赛运动,但其实它却拥有近300年的历史,直到近年,经过几代人的共同努力,冰蹴球才重新得到恢复,焕发出它独有的冰上魅力。皇家记忆里的“冰蹴球”我是爱新觉罗·载涛之子,末代皇帝溥仪的堂弟,满族名爱新觉罗·溥仕。新中国的建立让我的身份发生了翻天覆地般的变化,从皇族子弟变成了普通公民,没有改变的是自小耳濡目染的经历,对民族传统、对皇家文化的记忆和理解,对于老祖宗留下的这些遗产,我也有一个梦想,希望能够传承、弘扬。  相似文献   
38.
溥仪自1932年担任伪满洲国执政以来,经历了长达十四年的傀儡元首生涯,无论是担任"执政"或是"皇帝",其元首地位的傀儡性质从未发生改变,依然处于日本侵略者的操控下。本文从伪满元首溥仪的这一人物角度出发,运用史料,从溥仪由执政到皇帝,二次赴日以及作为元首被操纵和限制等方面充分论证伪满政权的傀儡性。  相似文献   
39.
中国的"眼镜"首现于明代,用水晶做成,被视为奇珍异宝,"昏者视之明,小者视之大,远者视之近"。康熙皇帝在得到两广总督进献的水晶眼镜后,试戴感觉不错,便赐给了儿子胤禛,也就是后来的雍正帝。雍正年轻时视力就不好,自己说是戴了父皇御赐的眼镜才变得"精明",批阅奏章的效率大大提高。乾隆却是个喜欢把玩眼镜的人。一次考翰林,  相似文献   
40.
之所以会看新凤霞写的<末代皇帝的逸事>,是因为先看了她的<花为媒>.评剧里那样美的女子,无以想象她在"文革"中所受的苦难. 劳改那些日子,新凤霞与溥仪分在一个组里接受改造.在新凤霞的笔下,那些辛酸也变成了诙谐的逸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