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0篇
法律   1篇
中国共产党   5篇
中国政治   6篇
政治理论   2篇
综合类   5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3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活劳动是价值唯一源泉的观点是毋庸置疑的。劳动价值理论是揭示商品价值源泉的经济理论。现行分配政策是依据初级阶段基本国情和客观经济规律要求制定、保证社会经济活动顺利进行的经济制度,二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不能按劳动价值理论来判定现行分配政策的正确性,更不能用现行分配政策来检验劳动价值理论的科学性。  相似文献   
12.
坚持马克思劳动价值论 ,即活劳动是价值的唯一源泉。对“多元论”的观点提出不同的见解。  相似文献   
13.
时间是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的重要范畴之一。在批判旧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时间观的基础上,马克思以人的实践活动为出发点,将时间理解为与人的生存发展、价值意义密切相关的社会时间。马克思的社会时间理论主要是在对资本主义的批判中展现的,包括对"物化劳动时间"的批判与"自由时间"的揭示两重维度。透过这两方面,马克思向我们展示了资本主义社会中人的生存发展与时间的内在关联,并为实现人的自由个性提供了时间维度的确证。当下,理解马克思的社会时间理论,必须以主体性逻辑取代客体性逻辑、以生成性逻辑取代既定逻辑、以意义逻辑取代虚无逻辑,从而做到享受劳动时间、创造自由时间,并有效节约与合理利用自由时间。  相似文献   
14.
关于按要素分配理论依据的观点评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前理论界对社会主义条件下实行按要素分配的理论依据的探讨主要有三种观点:一是劳动价值论;二是“三位一体”论,但认为劳动价值论中的劳动包括物化劳动和活劳动;三是综合作用论,认为价值创造和价值分配是两个不同概念,按要素分配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本对各种观点作了简要评述,旨在为进一步探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实行按要素分配的理论依据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坚持和发展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只有对价值源泉的劳动从逻辑上加以肯定,并在实践中结合社会分工与协作发展的特点赋予劳动的时代特征,才能正确把握形成商品价值源泉的实质内涵。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源于社会分工与协作而引起的劳动多种具体形式的发展,使劳动的整合效应无论在一个企业内部还是在全社会范围内都大大增强了,出现了劳动过程和生产过程在时间与空间上的错位与分离,总体工人作为劳动过程中分工与协作的产物,必然共同创造价值。现代价值源泉观标志着生产劳动概念与时俱进,是解读价值源泉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物化劳动能否创造价值?理论界对此有不同看法。而证明物化劳动能创造价值在人机合作的情况下比较困难。但如果给出满足物化劳动创造价值的假设条件,就可以证明物化劳动也能创造价值。认为物化劳动创造价值的观点并不违背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相反是对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认识的深化和发展。  相似文献   
17.
传统的政治经济学理论认为,物化劳动不能创造价值。本文从微观角度对此结论进行分析,认为物化劳动能够增生价值。在将物化劳动划分为实体性要素和智体性要素两类的基础上,本文分析了物化劳动增生价值的两种形式:实体性要素通过“隐性价值”“变现”而增生价值;智体性要素通过“智能拟人”而增生价值。同时,本文分析了物化劳动增生价值的四个运作条件,即发现价值落差、发掘要素潜力、优化资源配置和实现市场价值。由此,可以确认企业家、管理者劳动的特殊价值。  相似文献   
18.
节约是人类社会的一个重要命题,马克思对此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精辟的剖析,形成了一套较为完整的理论体系.资源的有限性、节约就等于发展生产力、揭露资本主义节约的异化本质是马克思研究节约理论的原因;资本主义条件下物化劳动的节约和活劳动的节约是马克思节约理论研究的主要内容;坚持以人为本、坚持公有制、发展适度的规模经营、发展科学技术、发展循环经济是马克思节约理论的当代启示.  相似文献   
19.
夏南新 《求知》2000,(8):42-43
“允许和鼓励资本、技术等要素参与收益分配”,是党的十五大报告中一个重要的提法。将这种分配方式写入庄严的宪法,这是一大进步。但值得强调指出的是,我们决不能误认为我们党和国家巳接受了资产阶级庸俗的三要素理论,更不能误认为资本能够创造价值。要纠正把物化劳动等同于资本,以至于一讲按资分配就与三要素理论硬性联系起来的错误观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