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33篇
  免费   72篇
  国内免费   2篇
各国政治   10篇
工人农民   5篇
世界政治   51篇
外交国际关系   19篇
法律   1666篇
中国共产党   154篇
中国政治   422篇
政治理论   93篇
综合类   587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8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41篇
  2020年   36篇
  2019年   47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26篇
  2016年   38篇
  2015年   88篇
  2014年   194篇
  2013年   168篇
  2012年   172篇
  2011年   198篇
  2010年   205篇
  2009年   215篇
  2008年   278篇
  2007年   308篇
  2006年   216篇
  2005年   213篇
  2004年   120篇
  2003年   131篇
  2002年   89篇
  2001年   66篇
  2000年   43篇
  1999年   21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992.
993.
随着立法步骤的加快,物权法已列入我国立法机关的日程。作为民法的重要组成部分,物权法的制订与颁布必将使我国的民事立法更趋完善。在物权法草拟过程中,学者们对我国物权法是否采纳物权行为理论有不同主张,但研究物权行为在财产流转关系中的存废,对我们深入理解物权理论无疑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994.
我国集体土地所有权本质上并非民法的所有权,由其权能体现出的集体土地所有权是名不副实的所有权,应当通过构建法人土地所有权制度,以具有物权性质的使用权为核心来完善我国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的权能。  相似文献   
995.
物权行为问题并非事实判断问题 ,对市场交易与物权行为关系的考察不应建立在论证物权行为的现实存在基础之上。通过对物权行为无因制度的价值判断 ,可以发现以物权行为无因制度调整市场交易关系 ,难以满足市场交易对公平、安全及效率的价值追求。从而 ,基于市场交易的内在需求 ,我国物权变动立法应舍弃物权行为无因模式 ,确立建立在公示公信力基础上的不动产登记公信力制度和动产善意取得制度  相似文献   
996.
关效融  陈爽 《经济与法》2003,(11):4-5,7
一、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的成立与《企业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暂行条例》的颁布为国有资产管理新体制建立提供了保证。(一)2003年4月7日,众人瞩目的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正式挂牌.它是经国务院授权代表国家履行出资人职责的机构.是在整合原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指导国有企业改革和管理的职责.原中共中央企业工作委员会的职责。财政部有关国有资产管理的部分职责.以及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的有关中央企业经营的部分分配改革职责的基础上成立的。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的监管范围是中央所属企业(不含金融企业)的国有资产。它的成立,标志着专司国有资产管理的机构得以明确定位。国有资产管理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997.
针对物权法定原则的存废的争议,本文首先从物权法定原则的内涵和特征进行分析,得出物权法定必须得到保留的结论。在此基础上,结合物权法定哲学上的演变,进一步分析物权法定弱化的现象,并总结了物权法定弱化在中国的适用。  相似文献   
998.
杨耕身 《法人》2007,(2):16-16
尽管经历过种种争议甚至风波,全社会对于物权法的期待最终统一到保护公民私有财产以及建立良好的市场经济秩序上来  相似文献   
999.
本文从制度发生、体系关照、功能价值三方面分别论述了无因性理论和不当得利的关系,并且进一步具体到我国的制度建设,通过不当得利制度从无因性理论之外部为其设立、引进作正当性说明。  相似文献   
1000.
记名提单的物权属性是有关记名提单理论主要争议的核心。本文从研究提单的物权属性与可转让性的关系展开,反驳了“记名提单因为不能流通,所以不是物权凭证”的否定论观点;进而界定了记名提单物权属性的权利内涵及表现;最后,从各国司法实践的角度考察得出结论:记名提单作为物权凭证且具有物权属性在司法实践中得到越来越多肯定。研究记名提单的物权属性对于促进有关记名提单规则的完善和广泛运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