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47篇
  免费   25篇
  国内免费   27篇
各国政治   30篇
工人农民   72篇
世界政治   112篇
外交国际关系   49篇
法律   448篇
中国共产党   2399篇
中国政治   2782篇
政治理论   551篇
综合类   856篇
  2024年   23篇
  2023年   41篇
  2022年   45篇
  2021年   63篇
  2020年   63篇
  2019年   35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30篇
  2016年   61篇
  2015年   96篇
  2014年   440篇
  2013年   437篇
  2012年   618篇
  2011年   550篇
  2010年   465篇
  2009年   508篇
  2008年   623篇
  2007年   439篇
  2006年   500篇
  2005年   326篇
  2004年   243篇
  2003年   367篇
  2002年   412篇
  2001年   479篇
  2000年   337篇
  1999年   31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6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2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中共十六届五中全会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国家战略,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位置。全国科技大会又提出。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之路,争取用15年的时间,使我们国家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这已引起了全国上下的极大关注,也成为今年人代会的热点话题之一,更是此次上海代表团审议时讨论最热烈、发言最踊跃、内容最丰富的焦点问题。  相似文献   
12.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 ,当然包括社会科学。目前在我国 ,社会科学比自然科学更具有关键性。社会科学可以通过教育功能提高劳动者素质 ,从而推动生产力的发展。社会科学以管理为媒介 ,直接地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社会科学还可以为生产力的发展提供精神动力。  相似文献   
13.
李健 《现代领导》2006,(1):35-35
面对新的形势,组织工作只有突破传统的工作范围和思维模式,努力提升“经济含量”,才能适应时代要求,适应先进生产力发展需要,更好地为经济建设中心服务。  相似文献   
14.
林艳梅 《理论前沿》2003,2(21):35-36
一部人类的文明史,就是一部人类不断证明自身、完善自身、发展自身的进步史。然而,人类进步的路程并不平坦,人类前行的脚步并不轻松。真正现实的历史进程,决不是一个至善化、无冲突的直线式进程,决不是一个到处充满欢歌笑语、毫无悲凄痛苦的乐观主义理想进程。进步总是在排除障碍中实现,发展总是在克服难关中迈进,文明也是在与愚昧搏斗的牺牲和奉献中聚集的。人类历史发展的现实进程为谨慎进步观的确立提供了客观的、充足的依据。人类的近代史,曾一度以其快速迅猛的发展基调为人们彰显了一幅乐观向上的美好图景。大工业的迅速发展,殖民主义…  相似文献   
15.
管理好人格 实现向道德生产力的转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道德决不是游离在生产力之外的 ,它是社会生产力的结构要素。经典的传统理论却疏远了道德与生产力的关系。从静态中看 ,似乎道德与生产力是分属于不同领域的。但是在动态中与此是不同的 ,道德内容是人格的组成部分 ,德性的人格就是高效率的社会生产力。  相似文献   
16.
17.
推动市场经济发展有两种力量:一是生产力,二是购买力。此二力应当相对平衡协调。在当前情况下,发展购买力成为非常急迫的经济发展要求。应从调整产业结构、理顺分配关系、扩大消费需求三个方面发展购买力。  相似文献   
18.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它体现在各个领域。在立法中树立创新观念,坚持创新精神,对于基本形成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有积极和重要的促进作用。一、立法坚持创新精神,为国家的改革和发展创造良好的法治环境 我国的立法一是依据实际情况,二是依据宪法。从总的来说,立法是将成熟了的实践或被实践证明为正确的党和国家的政策上升为国家的意志,制定为法律。但有很多时候,尤其是为了引导社会转型和达到变革的目标,需要不断地创制新的法律,以保障国家的改革和社会的发展。 立法坚持创新精神,首先,要遵循实践是立法的母亲的原则,根据我国社…  相似文献   
19.
要回答中国工人阶级是否先进的问题,必须首先掌握先进性的衡量标准,并用其对中国工人阶级进行具体分析。  相似文献   
20.
《党建文汇》2002,(21):48-50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指出,党的先进性是具体的历史的,必须放到推动当代中国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发展中去考察,放到维护和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奋斗中去考察,归根结底要看党在推动历史前进中的作用。这一重要论述既揭示了先进性是具体的历史的,同时也提出要把党的先进性放到实践“三个代表”中去考察。我们必须深刻领会这一重要思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