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420篇
  免费   25篇
  国内免费   57篇
各国政治   79篇
工人农民   62篇
世界政治   257篇
外交国际关系   86篇
法律   1184篇
中国共产党   5317篇
中国政治   6987篇
政治理论   1481篇
综合类   2049篇
  2024年   37篇
  2023年   302篇
  2022年   391篇
  2021年   431篇
  2020年   510篇
  2019年   280篇
  2018年   154篇
  2017年   284篇
  2016年   471篇
  2015年   907篇
  2014年   2288篇
  2013年   2184篇
  2012年   1496篇
  2011年   1363篇
  2010年   1393篇
  2009年   1263篇
  2008年   1382篇
  2007年   661篇
  2006年   517篇
  2005年   340篇
  2004年   235篇
  2003年   219篇
  2002年   150篇
  2001年   114篇
  2000年   97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3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 毫秒
131.
民主党派的民主监督是政党监督,是中国政党制度的基本功能之一。从性质上分析,民主监督是一种法定权利,这种监督权利不是各个民主党派成员以个体身份的监督,而是以参政党名义行使的监督。当代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各领域发生了重大变化,必将影响到民主党派监督机制生成模式。为了实现社会生态变迁中政党监督功能的适应性调整,党际之间的尊重与信任是适应社会生态变迁中政党监督的前提,民主党派的利益整合能力是社会生态变迁中政党监督功能实施的关键,监督机制的完善是社会生态变迁中政党监督功能实施的保障。  相似文献   
132.
周莹 《法制博览》2022,(29):67-69
海洋自然保护区是以海洋自然环境和资源保护为目的,依法把包括保护对象在内的一定面积的海岸、河口、岛屿、湿地或海域划分出来,进行特殊保护和管理的区域[1]。生态保护补偿的主体分为生态保护补偿义务主体与生态受偿权利主体,生态保护补偿主体是海洋自然保护区生态补偿法律制度有效运行的前提与基础。但是,我国海洋自然保护区生态保护补偿主体法律规定还不完善。本文通过分析海洋自然保护区生态保护补偿主体范围规定以及该规定对海洋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所造成的影响,为海洋自然保护区生态保护补偿主体范围的完善提供法律路径。  相似文献   
133.
王威 《学理论》2008,(9):26-27
十七大报告指出,要“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循环经济形成较大规模,可再生能源比重显著上升。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十七大报告中有关生态文明的论述,是在十六大确立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基础上提出的新的更高要求,是我们党对新形势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在认识上不断深化的结果,生态文明建设的提出,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我们党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理论,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更加完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又一创新,是党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理念的升华。  相似文献   
134.
生态农业是通过经济与生态良性循环实现农村经济高效、持续、协调调发展的现代化农业生产体系。保护和建设好生态环境、发展生态农业,是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在促进生态农业建设过程中,认识是关键,法规是保障,政策是基础。  相似文献   
135.
内蒙古呼伦贝尔草原保护的对策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从呼伦贝尔草原的生态现状和资源特点入手分析 ,提出通过加强领导 ,统一认识 ;加快制度创新步伐 ;加快市场体系建设 ;全方位扩大开放 ,形成开发发展的动力推动机制 ;争取国家支持等措施 ,促进草原生态保护和草原型绿色产业发展 ,从而从根本上扭转生态恶化势头 ,实现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的“双赢”。  相似文献   
136.
自然的价值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生态伦理学的价值观超越了传统价值观,提出的“生态价值”概念具有重大的意义。但由于其本体论的解释原则,不可避免地陷入理论困境。发展伦理学立足于人类生存论的解释原则考察自然的价值,克服了生态伦理学与传统发展观的各自片面性,提出并论证了处理人与环境关系的新的思考框架。  相似文献   
137.
尹成勇 《创造》2001,(9):13-14
绿色食品,中国农业新世纪发展的主旋律;绿色食品,21世纪世界消费的主导。绿色食品,芬兰、瑞典等国家称“生态食品”、“健康食品”,在美国叫“有机食品”,在日本称“自然食品”。自1990年我国农业部推出绿色食品工程以来,目前我国绿色食品已有粮油、蔬菜、果品、饮料、畜禽、蛋奶、水产、酒业及其它9大类的1360个品种,全国已拥有742个绿色食品生产企业,实物年生产总量达到1000多万吨,绿色食品生产企业年产总值达494亿元,年销售额302亿元。目前,我国现有绿色食品绝大多数属于A级水平。到1999年底,…  相似文献   
138.
139.
田琳琳 《各界》2008,17(10)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中国改革开放30年的发展已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当前,我国改革发展中的突出矛盾之一,是经济增长的资源环境代价过大.近几年,突发环境污染事件频发,由环境恶化引发的种种问题,成为制约经济社会持续发展、影响社会和谐安定的重大因素之一.实践证明,以污染环境和过度消耗自然资源为代价的增长没有前途,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可持续发展,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40.
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是和谐社会的题中之意,科学技术是协调人与自然关系的有力杠杆,与和谐社会相适应的科技文明形态是生态文明和绿色文明,树立生态文明的科学技术观,建立绿色科学技术体系,使人与自然的关系更为和谐,并最终实现和谐社会的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