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131篇
  免费   125篇
  国内免费   196篇
各国政治   244篇
工人农民   678篇
世界政治   1210篇
外交国际关系   415篇
法律   3630篇
中国共产党   12433篇
中国政治   15817篇
政治理论   4528篇
综合类   6497篇
  2024年   82篇
  2023年   521篇
  2022年   591篇
  2021年   594篇
  2020年   703篇
  2019年   405篇
  2018年   231篇
  2017年   468篇
  2016年   796篇
  2015年   1593篇
  2014年   4478篇
  2013年   4073篇
  2012年   3513篇
  2011年   3718篇
  2010年   3891篇
  2009年   3867篇
  2008年   4167篇
  2007年   2449篇
  2006年   2169篇
  2005年   1750篇
  2004年   1661篇
  2003年   1366篇
  2002年   870篇
  2001年   636篇
  2000年   595篇
  1999年   94篇
  1998年   70篇
  1997年   24篇
  1996年   25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4篇
  197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第一,进一步认识了监督法的精神实质和实施监督法的基本要领 大家一致认为.监督法的颁布.是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正确领导下.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取得的重要成果。监督法是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在七、八、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的基础上,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广泛听取各方面意见,经过反复修改、多次审议后形成的,凝聚了全国人大代表、常委会组成人员、地方各级人大的同志和专家学者的集体智慧。实属来之不易。监督法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宪法为依据.充分体现了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充分体现了民主集中制、集体监督、有序监督的原则,是一部符合我国国情和人大工作实际的重要法律。监督法的颁布实施.标志着人大监督工作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相似文献   
72.
生态社会主义可持续发展观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通过对生态社会主义可持续发展观提出的时代背景及主要内容的探讨和分析 ,揭示了它对当代中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73.
确立党员主体的民主权利 ,并通过相应的权利规范予以维护和保障 ,是无产阶级政党民主建设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体现。当前 ,党员主体权利及其规范建设还存在缺失 ,不能完全适应时代发展的新要求新挑战。从权利构成和权利保障两方面来建立健全党员主体权利规范 ,有利于党内民主的健康发展和民主制度化建设的有力推进。  相似文献   
74.
越来越多的公益诉讼,在向许多人们见怪不怪的社会现象提出挑战的同时,也唤醒了社会有识之士的法律意识。“民告官”现象的增多,也预示着中国的民主法制化进程又前进了一步。  相似文献   
75.
新世纪头20年我国的发展总目标是集中力量,全面建设和谐的小康社会。笔者认为,小康社会的“全面建设”呼唤着工会的“维权”和“民主”功能。工会需要理顺一些关系,切实发挥好两大功能,积极回应时代的呼唤。一,小康社会的“全面建设”呼唤工会的“维权”功能和谐小康社会须“全面建设”的第一要义即“全面惠及”,是与“共同富裕”的理想相一致的。但这并非意味着要回到“计划经济”、“大锅饭”时代,而是要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让各地区、各阶层人民的生活都能得到较为明显的提高,都能达到小康或更高一点的水  相似文献   
76.
邓小平反腐败思想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把治理腐败与民主法制建设紧密地结合起来,这不仅为我们指出了防治腐败的根本方法,也为我国政治现代化建设提供了一个整体思路.  相似文献   
77.
信访是体察民情民心、观察社情民意的窗口,也是实现人民民主权利、推动社会主义民主进程的重要途径。区人大常委会以信访制度建设为抓手,先后制定了《区人大常委会信访工作规定》和《区人大常委会关于代表参与区人大和区政府信访工作的意见》.规范了常委会信访工作,调动了代表参与信访的积极性,并使之与常委会的监督工作紧密结合,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78.
如果人大代表提的每一条议案、建议都可以落实,几乎可解决大半的社会问题、民生问题。这是一位大会工作人员的感悟。人大代表在省十届人大三次会议上共提出了议案24件,批评、建议和意见522件(含议案转建议),关注民生问题、惠及万千百姓的几乎占了90%。就业和再就业、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减轻农民负担、县乡公路建设、生态环境保护、公共卫生建设、城乡扶贫解困和困难家庭子女入学、保护民工合法权益等等……触及了社会每个角落,和老百  相似文献   
79.
公平正义是支撑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支柱。促进公平正义,必须从妥善协调、统筹兼顾社会各方面利益入手,综合运用法律、行政、经济与社会等多种手段相互配套,整体推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充分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切实推进依法治国的合基本方略,把和谐的社会关系牢固地建立在民主法治的基础之上。  相似文献   
80.
代表工作是人大工作的基础。近年来,奉贤区人大常委会积极探索、勇于创新,努力规范代表依法履行职责,不断扩大代表在管理地方国家事务中的参与度,积极构建代表知情知政和依法履职的平台,充分发挥代表的主体作用,为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发挥了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