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篇
  免费   0篇
法律   3篇
中国共产党   15篇
中国政治   21篇
政治理论   12篇
综合类   1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吴卫琼 《学理论》2013,(9):50-51
生死是人生命中不可逃避的重大问题,认识生死是我们的生命课题。儒家是我国古代的主流学派,其对生死的态度对后世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而孔子作为儒家的创始者,他的生死观就更有研究的价值,通过对"未知生,焉知死"释义的探讨,对孔子在《论语》中体现的生死观做粗略的分析,以期对生死做一定的了解。  相似文献   
62.
杨金鸢 《学习导报》2011,(23):47-48
毛主席终生都在倡导学点哲学。哲学是使人变得聪明的学问,是教会人们正确的立场、观点、方法的学问。我们通常讲的哲学,就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辩证法一词出于希腊文,含义是进行谈话、辩论,古代哲学家把辩论时揭露对方议论中的矛盾、以取得真理的艺术叫作辩证法。  相似文献   
63.
近代工业文明使日本社会富裕了,但是也导致了人类长期在逆境中培养起来的自制力、责任感、同情心、感恩之心、对自然和神灵的敬畏之心等衰退的集结。自杀、杀人、暴力、辍学等"教育荒废"现象频现。为此,日本提出了以"热爱生命,选择坚强"为核心的生命教育理念,希望通过生命教育,让国民热爱生命,珍惜生命。日本生命教育是一个广义的概念,有着极其丰富的意蕴。一、生死观教育生死观,是指人们对生死现象和生  相似文献   
64.
庄子的生死观认为,道为万物之源,世间万物都在不停地变化。生死便是如此,气聚为生,气散为死。生死是很自然的事。人应该在自身的有限的生命中,不为外界的是非、利禄所羁绊,听从内心真我的召唤,才能真正达到"逍遥无所待"的自由境界。用庄子的生死观解读弗吉尼亚.伍尔夫的意识流小说《达洛卫夫人》中的女主人公克拉丽莎,可以看到她心灵的蜕变,感悟人生的心路历程。  相似文献   
65.
本文探讨了一部分人诸如人生焦虑、个人渺小、前途渺茫、情感空虚的生之不易状态以及由于生前的认知习惯、死者及亲属的心理煎熬、死亡知识的缺乏、悲伤抚慰的非社会化而造成死又不忍的两难处境,而提出自己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