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90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5篇
各国政治   6篇
工人农民   7篇
世界政治   35篇
外交国际关系   8篇
法律   608篇
中国共产党   143篇
中国政治   281篇
政治理论   110篇
综合类   310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23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34篇
  2014年   79篇
  2013年   100篇
  2012年   108篇
  2011年   105篇
  2010年   109篇
  2009年   111篇
  2008年   168篇
  2007年   112篇
  2006年   77篇
  2005年   94篇
  2004年   50篇
  2003年   62篇
  2002年   67篇
  2001年   65篇
  2000年   52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在刑法理论当中,犯罪预备有两种不同的含义。一种是指犯罪发展阶段中的犯罪预备阶段,强调过程;另一种是指犯罪发展阶段出现的停顿点——犯罪形态和犯罪预备。这里指得是第二种含义。  相似文献   
992.
浅析人均GDP的现代化标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均GDP是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中最为重要的核心指标,科学确定出人均GDP的现代化标准至关重要。我国将于21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达到当时世界中等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由于目前国际上对“中等发达国家”没有明确的标准,因此正确理解和认识“中等发达国家”、科学界定“中等发  相似文献   
993.
论官员非自主行为的责任界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官员非自主行为是等级性权力结构中的普遍现象,但非自主行为的责任界定在理论上却几乎是空白。本文认为,官员对其非自主行为虽毋需承担法律责任,但不能免于政治责任和道义责任。而人民的批评抨击和政治信任度的降低、道德良心的谴责以及引咎辞职是一个官员为自己的非自主行为承担责任的三种方式。  相似文献   
994.
建设公共服务型政府应着力解决以下几个问题:科学界定政府的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职能,并进一步划清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责任;从体制上理顺权力授受关系,使人民真正拥有控制政府的力量;充分发挥人大的监督职能,推动建设公共服务型政府。  相似文献   
995.
由于现行刑法第93条第2款规定的不明确性,国家工作人员(特别是准国家工作人员)范围之界定,在理论界和司法实践部门争议较大。本文着重从宪法学理论、法理学角度出发并结合当前政治、经济体制改革实际,对准国家工作人员之范围作出分析界定,提出许多相关立法建议,以期对该条规定的立法完善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996.
当代汉语新词语研究中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田宇贺 《求索》2007,(5):191-193
当代汉语新词语本质上属于词汇现象。目前尚有许多问题值得进一步研究。本文从四个方面对当代汉语新词语问题进行讨论:新词语的界定问题;新词语的来源问题;新词语的音节发展趋势问题;新词语的规范化问题。最后指出了新词语研究的不足之处。  相似文献   
997.
公共秩序保留制度在国际私法实践中发挥了并必将发挥十分重要的作用。但其明显的弹性特征使其在司法实践中问题重重,因此我们必须对其概念进行严格界定,对其使用进行严格限制,顺应国际社会的发展趋势,在立法和实践方面对其进一步完善,从而促进国际民事交往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998.
艺术与非艺术之间的界线,在不同的社会时期,其界定的标准是不一样的。它是随着社会发展和理想标准的不断变化而变化的,但是我们仍然可以从其发展变化中,分析其背后所蕴涵的价值。  相似文献   
999.
我国在立法上没有引入警察圈套这一概念,对警察所实施的圈套行为还缺乏有效的法律规制.警察圈套是指拥有法定侦查权限的国家司法机关,为了获得对某人提起刑事诉讼的证据,在法定或特定情形下诱使侦查对象实施某种犯罪行为的特殊刑事侦查方法.警察圈套目前在我国的合法性和可行性等问题尚待确定.通过对警察圈套的立法模式进行比较分析,警察圈套的立法现状及其完善策略都值得我们深入思考.  相似文献   
1000.
近几年来,车辆存放在宾馆、住宅小区、停车场等存车场所而被盗的刑事案件屡有发生,与此相应,全国各地人民法院受理的车主因车辆被盗而诉请民事赔偿的案件,每年呈直线上升趋势。各地人民法院在审理此类案件时,对如何界定车辆保管合同和存车位租赁合同各有不同的标准,由此出现基本事实相同的案件,其判决结果完全相反,认为是车辆保管合同的法院,则判车主胜诉,存车场地的经营管理人须按车辆价值赔偿车主的损失,认为是停车位租赁合同的法院,则判车主败诉,驳回车主的诉讼请求。学术界对上述两种合同的界定标准也有诸多探讨,但意见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