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0篇
  免费   0篇
各国政治   2篇
工人农民   1篇
世界政治   1篇
外交国际关系   1篇
法律   14篇
中国共产党   24篇
中国政治   26篇
政治理论   15篇
综合类   6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西门小刀 《乡音》2014,(2):46-46
1汉高祖刘邦,他父亲刘太公和母亲刘媪,生有一个儿子,刘邦排第三,又称刘季。从这里很明显可以看出,刘邦的父亲就是刘太公。但,在传说中则不是这样,传说中刘邦的老爹是神。传说有一次刘媪干活儿干累了,跑到一江洋大湖的堤岸上休息,这一休息就休息出了事。因为刘媪睡着了,然后做了个梦,梦见自己跟一尊破水而出的天神交合。这个时候呢,老天爷也很见机,搞得电闪雷鸣、乌云低垂的。刘太公一看天气有变,生怕老婆被雨淋感冒了,撑了把伞赶到堤岸上来,然后刘太公就看到了一副百年难见的景观:一条龙趴在刘媪身上。  相似文献   
52.
墨子是古代神话的保存者之一。《墨子》文本中的神话价值已经得到研究者的认可。从结构主义视角来看,《墨子》文本中的神话具有相似的结构,其结构与墨子的宗教思想存在共同性。对《墨子》文本中具有典型意义的神话进行分析,可以将其分为四个结构单位。墨子的天命思想同样具有这样的结构特征。  相似文献   
53.
有人以"息争致和"来反驳苟子的"天人相分"和"制天命而用之",这是对荀子思想的误解.荀子的"天人相分"旨在使人在天人关系中处于主动地位,这也是他"制天命而用之"的思想基础.荀子"制天命而用之"的思想,是在批判孔子"畏天命"、老子"无为"思想的基础上提出来的,重视它并对其进一步研究是具有一定的历史和现实意义的.  相似文献   
54.
《党课》2012,(2):51-51
有些干部,功夫不在事业上,精力不在发展上,心思也不在人民群众身上,相反,却整天盯着“上面”,“秀”给媒体,不仅敏于揣摩“风向”,勤于迎合“喜好”,且善于装点“门面”,喜欢把气力下在易出“亮点”、易被看到的地方。对于社会上监督、质疑和批评的声音,起初惯用躲、捂甚至打压的方式来对待,及至激起众议、躲不得、捂不住、压不下了,才不得不去做那些早就该做、早该做好的事情。这些“怪”现象,说怪也不怪,反映出了某些干部的“媚”和“畏”。  相似文献   
55.
正改革就会招惹是非,改革就是"自找麻烦",改革也很难十全十美。30多年后,身处深水区和攻坚期,无论方案多么周密、智慧多么高超,改革总会引起一些非议:既得利益者会用优势话语权阻碍改革,媒体公众会带着挑剔目光审视改革,一些人甚至还会以乌托邦思维苛求改革。  相似文献   
56.
司法畏民,就是作为司法主体的法官在司法活动中小心谨慎地对待司法对象,从事一切司法活动。  相似文献   
57.
一个平日里身体强健的人,突然因出现“状况”而被疑为肿瘤转移病人的时候,一个对工作非常热爱且执着的人,突然被“告知”将远离工作静静休养的时候,一个刚知“天命”、热爱生活且有着众多亲朋好友的人,突然需要“强制思考”未来的人生之路还有多长的时候.这个人会怎么想、怎么做?  相似文献   
58.
"家住故林吴楚间,冰为溪水玉为山"。儿时就能背诵这首唐代诗人戴叔伦赞美冰溪的诗句,但因年幼,对冰溪之美只有一个朦胧的大概。韶光如流,冯唐易老,人生如同褪色的日历,不经意间已过天命之年。如今,对戴叔伦那如梦般的诗句,对冰溪那难以笔摹心描的美丽,越来越有着一种挥之不去、刻骨铭心的切肤之感。  相似文献   
59.
对于《水浒传》中潘金莲案悲剧的酿成的原因,从法律角度来思考,有法律制度本身的原因,如宋代礼法观念,婚姻制度是酿成悲剧的根本原因。又有法律在贯彻执行的问题,如官不守法,民众畏惧法律这又是悲剧造成的间接原因。  相似文献   
60.
杨高男 《湖湘论坛》2006,19(3):42-44
天命、德、礼是中国上古社会政治文化的内质,也是孔子确立理想社会与政治的三个理论维度。正是在寻求和“损益”传统政治文化价值资源的过程中,孔子架构起以仁为价值原点、以心性伦理为价值工具和以政治伦理为价值目的的伦理政治理论模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