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9篇
  免费   0篇
工人农民   5篇
世界政治   8篇
外交国际关系   5篇
法律   26篇
中国共产党   128篇
中国政治   105篇
政治理论   21篇
综合类   3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35篇
  2013年   37篇
  2012年   35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33篇
  2008年   31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3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78 毫秒
261.
262.
建设中原经济区 助推中部崛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一、建设中原经济区具有重大战略意义"中原",是我国历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地域概念。狭义的中原,专指现在的河南省;广义而言,是指黄河中下游地区,但主要是河南省。现在提出的"中原经济区",以河南为主体,包括晋东南、冀南、皖西北、鲁西南等周边地区,是支撑中部,东承长三角,西连大关中,北依京津冀,南临  相似文献   
263.
1.切实加强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建设。不断加大国家财政投入的力度,切实加强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建设,坚决制止滥砍乱伐森林,实行封山育林、退耕还林还牧,大力开展植树种草,加快农村水利和农田基本建设,新扩建一批国家森林公园和自然保护区,以再造一个山川秀美的西南、西北地区,将是实施西部大开发的“根本”。  相似文献   
264.
《现代人事》2000,(3):35-35
21世纪初,我国西北地区如何加快发展?最近,中国科学院部分院士提出了“三大追赶战略”。即:知识发展战略、人才资源开发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265.
数十年来,西北地区人与自然争水严重,社会总用水量增加4倍多,大量挤占了生态环境用水。加上无序开发,气候变化,造成河湖干涸萎缩,地下水位下降,大片林草枯死,全地区土地荒漠化和水土流失面积达448万公  相似文献   
266.
总投资74.3亿元的巴新地方铁路项目全线开工建设,华能二期阜北工程200台机组实现并网发电;辽宁(铁岭)专用车生产基地签订投资协议项目36个,合同金额210亿元,7平方公里的起步区已基本  相似文献   
267.
杜国双 《法制博览》2023,(16):68-70
当前,我国生态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和行政执法工作不断完善,但受地理环境、经济发展等多种因素影响,我国西北地区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仍存在一些问题,必须认真加以分析和研究解决,以进一步提高行政执法工作质量。  相似文献   
268.
从制度的、文化的以及观念的层面探讨西部自然生态环境建设的文章,可谓泱泱大观,但无一例外地忽视了环境建设的主体,即人的现实生存问题。“和谐社会”的一个中心内容之一就是人与自然的和谐,要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即首要的是解决人民群众的生存、生活问题。  相似文献   
269.
《同舟共进》2014,(3):F0003-F0003
近年来,河源市全力以赴加快发展,特别是省委、省政府出台促进粤东西北地区振兴发展的决定后,积极抢抓机遇,突出“三大抓手”,以稳中求进、好中求快为总基调,以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为中心,推动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2013年,全市生产总值增长12%,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7.3%,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增长29.6%。  相似文献   
270.
西北地区由于独特的社会生活方式和文化系统,形成了大量各具特色、底蕴深厚的民间文化资源。如何实现这些民间文化的保护传承与创新发展,是事关该地区文化、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战略问题。民间文化生成、传承、创新与开发利用是一项十分复杂的智力劳动,引入知识产权制度可以充分实现民间文化资源的内原性保护。维护人类文化多样性、实现民族地区发展权、建立新的利益平衡机制是西北地区民间文化知识产权保护的法理基础。民间文化传承创新的知识产权保护应遵循文化保真、文化安全、文化软实力生成的基本理念,最大限度地激发文化发展活力,科学处理好文化资源独占与共享、文化法制资源本土化与现代化的关系,实现民间文化传承创新中的"双重转型",重塑民间文化知识产权保护机制的法律构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