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9篇
  免费   1篇
法律   30篇
中国共产党   21篇
中国政治   46篇
政治理论   6篇
综合类   7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人民监督员制度是高检为“加强对人民检察院直接受理侦查案件工作的监督,提高执法水平和办案质量,确保依法公正履行检察职责,维护社会公平和正义”,而设定的一项外部监督制度。人民监督员制度首先表现为检察机关制定的规范性文件,被监督者监督者设定了具体的权利义务,人民监督员的独立性从最初就受到先天性条件的限制。其次,制度实施也基本上是由检察机关包办的,如人民监督员的产生、履职以及保障均离不开检察机关,人民监督员受到了检察机关的实质上的控制。因此人民监督员制度作为一项外部监督机制的最基本特征——外部性是不具备的。  相似文献   
62.
近年来,一些地方"一府两院"主动邀请人大到本单位来视察、检查,监督其工作。有人认为,这体现了被监督者自觉接受监督的法律意识和责任意识正在逐步加强。但也有人提出质疑,认为跟着"亮点"走,很难达到监督的目的,这只是搞形式、走过场。  相似文献   
63.
规范和完善国有企业法人治理结构,是目前法学界和经济学界最普遍的热门话题。本文简要的分析了国有企业现阶段存在的缺陷,并拟就国有企业法人治理内部结构的优化提出了相关见解。  相似文献   
64.
从和谐社会的基本内涵及其法治至上、权利优位的基本价值取向入手,并从和谐社会以权利保障为目标、权力应受权利监督、社会和谐实际上是良法秩序的实现这些基本理念出发,通过研究律师的法律性、社会性、权利性、独立性、监督性等特点,扬弃“一般监督”理论,不难发现,律师应当是现代社会中一支独特的法治力量,是正确表达权利、制衡权力滥用的社会法律监督者,这也是和谐社会构建中我国律师应有的基本定位。  相似文献   
65.
为加强人大对审判工作的监督,某地出台了人大代表旁听庭审办法,庭审结束后由旁听的人大代表对庭审情况按优秀、良好、一般三个档次作出评价。有人认为,人大代表对法官庭审情况作出评价符合人大代表作为监督者的这一身份。但也有人指出,人大代表走进法庭对法官庭审实施现场监督,并对法官庭审进行评判,这已在某种程度上妨碍了法官审判职权的独立。这一监督方式是否恰当、能否促进公正司法,还需进一步接受实践检验。  相似文献   
66.
新修正的《刑事诉讼法》明确了公安机关在刑事和解案件中"监督者"的角色。但是在刑事司法实践中发现,单纯"监督者"的角色不能使刑事和解的社会效果得到充分发挥。从细化程序、加强监督、科学引导三个方面入手解决法律规定与司法实践中的不畅,对发挥公安机关在刑事和解中的优势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67.
廉政文化,即人们关于廉政的知识、信仰、规范和与之相适应的生活方式、社会评价等。随着反腐倡廉实践的深入推进,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廉政建设离不开文化的支撑,离不开良好的社会氛围。廉政文化建设搞好了,可以增强反腐倡廉教育的渗透力和影响力,增强监督者与被监督者的监督意识,提高广大干部执行反腐倡廉各项制度的自觉性。  相似文献   
68.
信任偏爱现象非常普遍。不少人对宠物呵护有加,因为他们觉得宠物最值得信赖。同样,对于人体器官,人们也有偏爱,眼见为实耳听为虚,就是例证。宠物得宠,源于动物不会说话,没有和人同等的智慧。对眼睛的信赖,源于人相信眼睛不会欺骗自己。监督,面对面的眼睛监督,对监督者来说其可信性更大。然而,眼睛监督只是相对可靠,毕竟,  相似文献   
69.
近年来,黑龙江省绥化市纪检监察机关把加强对纪检监察干部的监督管理作为推进纪检监察干部队伍建设的重要手段,坚持内部监督与外部监督相结合,现代信息技术与科学管理相结合,从严管干部、从严带队伍,不断提升干部队伍监督管理科学化水平。  相似文献   
70.
2013年,新"国五条"引起的税收立法权收回问题使授权立法再次引起人们的重视,对授权立法进行监督的必要性不言自明,但在我国,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上,我国关于授权立法的监督体系并不完备,即使是监督者也不甚明朗。我国授权立法监督系统作为法律制度中的重要内容,其完善和发展要立足本国的政治和法律制度。在提出完善建议之前,应当先对现有系统进行深入的探究,本文着力于对监督者进行辨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