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8篇
  免费   0篇
各国政治   1篇
世界政治   14篇
外交国际关系   6篇
法律   21篇
中国共产党   59篇
中国政治   56篇
政治理论   14篇
综合类   7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 毫秒
171.
许勇 《世纪桥》2009,(11):45-47
谈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台湾和满铁,不能不提及两个人——儿玉源太郎和后藤新平。“治理”台湾,总督与民政长官联袂;“经营”满铁,设立委员长把总裁提携。今天的日本,两人仍被奉为“陆军之神”、“殖民政策的先驱”,而在深受日本占领者蹂躏的中国,两人的名字却鲜为人知。本文依次对儿玉源太郎和后藤新平的个人履历、在台湾施行暴政的八年、谋划筹建“超级会社”——满铁及两人的特殊关系等予以揭述。试图以历史这面镜子,折射出儿玉源太郎与后藤新平这对沆瀣一气的侵华祸华元凶的本来面目,进而引发“警惕日本军国主义死灰复燃”的现实思考。  相似文献   
172.
金邦平(1881~1946),字伯平、亚粹,安徽黟县渔亭镇玛坑村人。渔亭镇,亦称七都,是黟县的南大门。玛坑,也称玛川,是一个田园式美丽的小山村。村前有山不甚高,开阔处多是田。房屋依山而建,成一字形,其中三栋为金家老屋,有门楼亦有雕刻。屋呈四合型,上下厅,还有前进和后进。屋前有一道小河,清澈的河水缓缓地向下游流去,屋后是峰峦起伏的群山。远处看,云雾缭绕;近处看,屋后一峰独秀,高入云霄。此乃山川之精英,天地灵气之所锺,确是人才辈出的一个好地方。  相似文献   
173.
老柏 《法制博览》2008,(11):51-52
端方“革命” 1911年,渝汉铁路督办、署理四川总督端方率新军入川镇压保路运动,遭新军哗变而被杀。如此说来,端方自然是一个逆历史潮流而动的保守派了。但对历史人物如此评判,就如同小孩子把人分成“好人”、“坏人”一样不明所以。  相似文献   
174.
<正>段祺瑞,北洋军阀皖系首领。幼年随任淮军统领的祖父段佩来天津读书,后考入天津北洋武备学堂炮科。1889年由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李鸿章派赴德国学习军事。1896年到天津小站投袁世凯新建陆军,任左翼炮三营管带兼随营炮兵学堂总办,成为袁世凯的心腹。1903年后历任军令司正使、统制、提督、军统等军职。1912年袁世凯当上大总统后,任陆军总长、国务总理,掌握北洋军政大权。1917年发生府院之争,被总统黎元洪免职,离京赴津。倒黎成功后,重掌政权,任国务总理兼陆军总长。1920年7月皖系军阀垮台后,避居天津日租界。1924年10月推翻直系统治后,又出任北京临时执政。1926年4月被国民军驱逐下野,到天津日租界做寓公,从此退出政坛。1933年移居上海。1936年11月2日在上海病逝,时年71岁。  相似文献   
175.
胡启正 《法制博览》2011,(15):74-75
1911年孙中山先生他们原本的辛亥革命策源地是在广州,但是广州起义失败了。武昌起义也不顺当,原来的起义领袖被捕、被杀、受伤或逃匿,群龙无首:就在起义前天中年,武昌起义组织者之一、共进会领导人孙武在汉口俄租界宝善里秘密机关赶制炸弹,不料失事爆炸,孙武虽然走脱,可是俄国巡捕已闻讯赶来,当场查获所藏手枪、旗帜、名册、文告等重要物件,交江汉关道齐耀珊,齐立即向两江总督瑞潋报告,瑞激立即出动军警搜捕革命党人。  相似文献   
176.
莲池     
  相似文献   
177.
成丰三年正月某日正选秀女,太平军北攻直隶,京师震动成丰皇帝闻报急召军机大臣议事,便把一批秀女扔在坤宁宫外候驾那些女子从早到晚鹄立竞日,饥饿劳乏,失声痛哭。  相似文献   
178.
张之洞买画     
于俊道 《政府法制》2014,(26):59-59
张之洞虽是晚清名臣,但长相确实不敢恭维,而且瘦弱矮小,怎么看都没有官样儿。他刚接任湖广总督时,当地的一位画家画了一幅“三矮奇闻”的水彩画,这三个矮子,分别是张之洞和他的两个下属。画作完成后,画家公然把它挂在自己的画展上,以此聚敛人气。其他官员和百姓们听说后,纷纷赶来看画展,想一睹张之洞的“芳容”。这幅画极尽诙谐幽默之能事,将本来就长得寒碜的张之洞丑化得惨不忍睹,让人看后哑然失笑。不喜欢张之洞的人因此幸灾乐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