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从价值论的角度来看,笛卡尔哲学在三个方面展开:一是关于上帝和灵魂问题的思考,再是道德哲学作为完美果实的出现,最后是其政治哲学思想的论证。和学界的一般理解不同,本文认为笛卡尔哲学的中心问题并非是知识的确定性原则,超越的价值论维度才是笛卡尔知识之树所要表达的重心所在。正是在价值论的向度当中,笛卡尔哲学彰显了其整全性意蕴、理论旨归和现代意义。 相似文献
52.
刘永谋 《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6,15(1):75-80
作为一种知识论,知识考古学引入了话语和实践使之区别于传统的科学史和科学认识论。相对于科学史,考古学是从话语角度来看待科学的;相对于科学认识论,考古学是从历史角度来看待科学的。考古学对于传统科学史和科学认识论的改造,其目的就在于取消主体。考古学是一种无主体知识论,这直接表现为对历史连续性、真理和起源的反对上。考古学有着对知识、科学的独特理解。考古学无主体知识论对主体的否定,从根本上颠覆了现代认识论,不再属于科学认识论的范围,而是一种“反科学”。 相似文献
53.
知识问题涉及的是知识的来源及其确证的问题,是一个认识论问题;政治权力之所以与知识紧密相关,其原因就在于政治权力具有与知识类似的某些特性;知识与政治权力之间的紧张与冲突关系不仅建立在一种可疑的知识论基础之上,而且还须以究竟何为权力以及权力如何介入我们对世界的理解等有争议的解释为前提;知识与政治权力的关系很早就被柏拉图等思想家们所关注,它涉及对政治权力的合法性及其政治控制的限度与范围等一系列重大的政治学主题;对知识与权力的研究将有力地促进新兴学科——知识政治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54.
试图解读邓正来<中国法学向何处去>一文"从整体上"批判中国法学的内在理路及其理论前设,并由此分析"理想图景"这一核心概念的承载的"批判性与建构性",最后在分析邓正来"知识论"批判进路所开启之贡献的同时指出其可能的限度与不足. 相似文献
55.
知识论以知识为对象,伦理学以伦理为对象,讨论二者交汇何以可能,应从知识与伦理能否互涵入手。知识既是联系世界的特殊方式,也是以信念为动力辩明的真理,其内蕴的自在法则、公理、律令,构成知识和伦理的基础与来源。伦理(Ethics)之气禀、品性向习惯、风俗生成,敞开其普遍性体认方式、行为模式和精神结构,获得汉语“伦理”的本体性解释:“伦”之本义是辈分,本质是血缘,敞开为类聚。血缘贯通自然生育法则,辈分和类聚张扬自然之理,使“伦”与“理”会通生成人类原初认知结构的是人性。人性构成知识与伦理、科学与价值、知识论与伦理学交汇的逻辑起点;以此出发,向上行,达于形而上学,所有领域的真知将得到会通,知识论与伦理学交汇亦在此会通之境达成;向下行,开辟知识与道德的融通运用之道。前者以信念的确信、指涉的普遍性和解释的合理性为准则;后者以指涉的时空性、理解的精确性和使用的规范性为准则。统摄二者使之发生交汇效应的根本依据是合律性:首先是合社会律,但前提是合人文律,最终是合自然律。知识论与伦理学的交汇,最终是形下生活运用与形上追问真知相交汇的合律性。 相似文献
56.
从知识论出发阐释治理,主要涵盖形式指示与实施特征两大环节。既要将治理话语视作一种具有方法论意义的形式指示,在主体性视域内以给予的方式去反思治理的本质构成,即向治理去思;又要建构治理话语与政治场景之间的关联性,以此反映出治理话语对政治生活的发问和解释时所具有的独特性,即思索治理。治理本土化的知识路径,则是在将一种治理方案代入本土政治之前,必须将当代中国国家建构置于治理范式的问题域与解释域中予以阐发,这样才可以有效推动总体层面国家治理的实现。 相似文献
57.
58.
郭强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08,(5):21-27
在社会学理论的传统中知识与行动关系的研究方法论有两种知识押或行动模式:强知识弱行动的社会知识论(知识社会学或者社会学知识论)、强行动弱知识的社会行动论.尽管在知识社会学和社会行动论的研究范式中力图调和这种对立的视角,但收效甚微;而吉登斯的结构化理论则在调和知识与行动的二分模式中做出了有益的探索,这个研究为知识行动论提供了丰富的思想资料和社会学想象力. 相似文献
59.
关于自由意志的争论——从古希腊到文艺复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赖辉亮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8,27(1):62-67
在西方文化中,关于自由意志的思想有一个由隐而显的过程,早先只局限于从哲学方面加以探讨,主要从知识论或道德论的角度来理解自由意志.后来,自由意志走进了神学领域,成为一个争论的关键问题.从中世纪到文艺复兴,关于神的恩典(grace of God)与人的自由意志(free will)的关系问题,形成了三种派别,即奥古斯丁主义(Augusdnian)、帕拉纠主义(Pelagian)和半帕拉纠主义(theSenli-Pelagian),并最终在伊拉斯谟(Erasmus)和路德(Lutller)之间直接演化为一场公开的辩论,理论出发点和对待人性看法的不同,终于导致了他们在神学理论和人道主义学说上的差异,甚至对抗. 相似文献
60.
苏哲 《江苏警官学院学报》2008,(4):189-189
著者在该书中题辞:“献给我的朋友和无政府主义同路人伊姆雷·拉卡托斯”。
他于献辞后一页中写道:“这部论著是伊姆雷·拉卡斯托和我准备合写的一本书的第一部分。我在书中打算抨击理性主义的观点,伊雷姆则重申这种观点和进行辩护,并在这一过程中对我进行痛斥。这两部分合在一起当能说明我们就这些问题展开的长期论争。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