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4篇
  免费   1篇
各国政治   2篇
工人农民   1篇
外交国际关系   4篇
法律   10篇
中国共产党   34篇
中国政治   73篇
政治理论   11篇
综合类   20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一、《旋玑图》文化宣传应是一个立体的、系统的工程前秦窦滔妻苏蕙所作《璇玑图》共 84 1字 ,排为 2 9字的方图 ,以五色书写 ,根据各种路线读之 ,回环反复 ,据明代康万民《璇玑图诗读法》的解读 ,可得诗 70 0 0多首 ,就篇数而言 ,是《唐诗三百首》的 2 0多倍 ,这真是中国文化史上一篇奇文。不仅如此 ,此诗的背景中 ,也包含着一段十分感人 ,又发人深省的故事 ,真可以感天地而泣鬼神 ,惊众生而启圣哲。但《璇玑图》能读出 70 0 0多首诗 ,各诗起首一字在何处 ,按何方向读 ,如何转折 ,每首读几句等 ,种种幽隐 ,不是人人都可以看得出的。从前秦…  相似文献   
32.
在中国民间信仰最普遍、流传最广泛的佛教菩萨,非观世音菩萨莫属。观世音是梵文Avalokitesvara的意译,是阿弥陀佛座下的上首菩萨,与大势至菩萨一起胁侍在阿弥陀佛左右,称为“西方三圣”,同时也是我国佛教的四大菩萨之一。唐代,因避讳太宗李世民,略称为观音。根据目前已掌握的有  相似文献   
33.
何志勤 《当代广西》2004,(17):18-18
桂海碑林,以其深厚的文化内涵屹立在秀丽的桂林山水之中。直接把文字镌刻在天然的山崖石壁上称之为“摩崖石刻”。自隋代高僧海昙迁于开皇十年(590年)在七星岩洞口北侧最早题刻“栖霞洞”三字以来,桂林的摩崖石刻已多达2000余件,与西安并列全国第一。桂林摩崖石刻的主要内容和形式,是吟咏山水名胜的诗词歌赋、记载游踪的题名题记。  相似文献   
34.
千唐志斋位于河南省洛阳市西45公里的新安县铁门镇,是我国唐代墓志石刻最集中的地方之一, 1996年被国务院列为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它原系国民党起义将军、第二届全国政协委员、新安铁门人张钫先生所建造,珍藏了自西晋、北魏以来,特别是唐代墓志石刻。我国近代著名国学大师章太炎先生曾为其题额“千唐志斋”, 并于尾部附有短跋:“新安张伯英, 得唐人墓志千片,因以名斋,属章炳麟书之。”故名“千唐志斋”。铁门,古称“阙门”,是张钫先生的故乡。其地两山对峙,涧水东流,旧  相似文献   
35.
安顺地处黔中腹地,文化底蕴厚重,春秋战国时为古夜郎国的发祥地。安顺有被誉为“亚洲文明之灯”的普定穿洞古人类文化遗址,且较完整地保存着明代江南汉族遗风的电堡文化村落群,更有平坝天台山等上百处古遗址、古建筑、摩崖石刻、壁画等人文景观。安顺自古就是云贵高原的交通枢纽和商品物资集散地,被称为“黔之腹, 滇之喉,蜀粤之唇齿”,能源、矿产、  相似文献   
36.
千唐志斋位于河南省洛阳市西50公里的新安县铁门镇,是已故国民党起义将领张钫先生所建园林"蛰庐"的一部分.为我国现存墓志石刻的集中地之一,以珍藏自西晋、北魏以来历代墓志石刻1400余件而闻名.其中尤以唐志为最丰,多达1125件,故有千唐志之称,并被誉为"一部石刻唐书"、"唐志博物馆".  相似文献   
37.
牛英彬 《红岩春秋》2020,(5):F0003-F0003
大佛寺摩崖造像位于重庆市潼南区西面的定明山北麓,地处涪江南岸的崖壁上。从隋代开始开凿造像,一直延续至清代,共计125龛906尊。造像内容以佛教题材为主,也有部分道教和儒家题材。这批造像中,尤以大像阁内的弥勒佛宏伟高大。大佛依岩面江,高肉髻,施螺髻,面部方正,着双领下垂式袈裟,内着僧衹支,左手抚膝,右手施禅定印,善跏趺坐.  相似文献   
38.
自殷商时代算起,到清代末年为止,我国古代石刻文献的制作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石刻文献中蕴藏着丰富的原始资料,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利用石刻文献,既可以补充传世文献的缺略,又可以订正传世文献的讹误。中国的石刻文献,主要有灵石刻辞、摩崖刻辞、器物刻辞、墓葬刻辞等四个来源。石刻文献的分类工作,应本着“辨章学术、考镜源流”的原则,类目体系的设置应同时具有两方面的作用:一是能够全面而又准确地反映出石刻文献本身所具有的学术价值,二是能够便于人们方便快捷而又充分有效地利用这些资料来从事研究工作。在研究石刻文献的过程中,既要阐释石刻文献的思想内容,也要揭示石刻文献的形制特征与行文惯例。  相似文献   
39.
牛英彬 《红岩春秋》2020,(2):F0003-F0003
二佛寺位于重庆市合川区涞滩镇,地处渠江西岸的鹫峰山。明正德十三年《重建鹫峰山禅寺记》碑文载:“全蜀大佛有三,而宕梁涞滩镇日鹫峰,盖其二佛也。”这是二佛寺名称的由来。该寺始建于唐代,至宋代时香火鼎盛,由上、下两殿组成。上殿位于鹫峰山顶的台地上,早年遭破坏,现为一组院落式结构的建筑群。  相似文献   
40.
牛仙古迹     
牛仙寺摩崖造像座落在夹江县吴场镇白龙村,因白龙村曾建有牛仙寺院而得名,为夹江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牛仙寺摩崖造像集中在白龙村四组的山岭间,南北长约150米,宽约100米,山崖相对高约30余米。据夹江县八十年代文物古迹普查时统计,整个摩崖像群落共计有254龛,石刻雕像达3400余尊,现为夹江县境内造像龛数最多、佛像尊数最多的石雕刻佛像艺术群落。(注:夹江千佛岩,文革前原有造像270余龛,石刻佛像达4000余尊,文革期间,开山打石,毁损近三分之一,现尚存造像162龛,刻像2500余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