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5913篇
  免费   276篇
  国内免费   329篇
各国政治   247篇
工人农民   973篇
世界政治   1383篇
外交国际关系   383篇
法律   6545篇
中国共产党   26286篇
中国政治   24050篇
政治理论   7094篇
综合类   9557篇
  2024年   51篇
  2023年   589篇
  2022年   888篇
  2021年   1030篇
  2020年   1333篇
  2019年   592篇
  2018年   431篇
  2017年   531篇
  2016年   770篇
  2015年   1387篇
  2014年   4803篇
  2013年   5287篇
  2012年   6590篇
  2011年   5849篇
  2010年   4843篇
  2009年   6057篇
  2008年   8323篇
  2007年   7256篇
  2006年   7653篇
  2005年   2749篇
  2004年   1742篇
  2003年   1849篇
  2002年   2111篇
  2001年   1897篇
  2000年   1264篇
  1999年   180篇
  1998年   151篇
  1997年   45篇
  1996年   27篇
  1995年   27篇
  1994年   23篇
  1993年   28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19篇
  1990年   21篇
  1989年   21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3篇
  1982年   9篇
  1981年   18篇
  1980年   11篇
  1979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市民社会是市场经济的社会组织基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有赖于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民社会的形成。社会自治的一个根本性特点是自治体的社会成员都能自觉地、自主地参加社会管理。目前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正处于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市民社会过渡的时期 ,要实现我国的市民自治 ,就必须加快完善市场经济体制和民主政治的建设 ,为我国的市民自治创造充分的条件。  相似文献   
992.
"一战"期间,德国建立起了历史上第一个战时计划经济。参照德国的战时计划经济,列宁开始把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有计划的社会生产"的思想与社会主义的制度选择结合在一起,形成了关于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的原初制度设计。德国的战时计划经济在苏联计划经济模式源起的过程中具有历史原点的意义,认识这一点对于深入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的历史内涵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93.
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经历了从低级形态向高级形态曲折推进的过程,并直接影响着社会主义实践的绩效。党的十六大报告已将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理论深化发展为“全面、和谐、发展”。“和谐社会”思想则将社会主义本质认识推向更新、更高的层次。但这决不是社会主义本质认识的终结,它仍有进一步递升的空间和必要。  相似文献   
994.
"劳模精神"是中国工人阶级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各个历史时期不断凝聚传承的宝贵精神财富."劳模精神"与时俱进,不断丰富发展,是激励工人阶级投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强大精神动力.要以劳动模范为榜样,调动广大职工的劳动热情,充分发挥工人阶级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主力军作用.  相似文献   
995.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强调指出: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  相似文献   
996.
九、关于公证协会 《暂行条例》没有关于公证协会的规定。《公证法》第4条规定了公证协会的性质、设置和职责等内容。  相似文献   
997.
香港一家刊物说:“今日台湾政治中的陈水扁现象,将成为中国历史上的荒诞一页。”(香港《广角镜》2006年6月号)笔者认为,陈水扁确是中国台湾特殊历史条件下的一种特殊现象,他在台湾已经走向两个任期的“尽头”。台湾“立法院”6月份的“罢免案”虽未过关,但陈水扁的创伤仍然是严  相似文献   
998.
胡锦涛同志提出的“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有其历史必然性,意义重大。它不仅明确了当代中国最基本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为我们划出了评判是非、荣辱、美丑的界限,对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进行了补充和完善.而且拓展和丰富了新时期开展公民道德教育的实践渠道.必将为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建设全面小康提供强大的精神支撑。  相似文献   
999.
政治和谐: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政治逻辑探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林修果 《探索》2006,1(1):62-65
政治是人类社会有机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有赖于政治和谐的实现。政治和谐是具有社会主义阶级性的政治文明状态,也是中国现代化发展的探索与实践的政治秩序;政治和谐含义本身也涵盖了政治主体和谐、政治关系和谐等基本要求。以此可进一步从执政党的建设、政治制度的建设等方面探讨政治和谐的进路。  相似文献   
1000.
韦伯的忧虑     
高超群 《南风窗》2007,(5):85-85
“在民族统一完成以后德国充斥着‘政治厌倦症’,新生代德国市民阶级尤其钟情于一种德国特有的‘非历史’与‘非政治’的精神。”或许他们以为不劳自己费心,经济成就可以自然地克服这一切(社会主义工人阶级的魔影和德皇的家长式专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