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342篇
  免费   29篇
  国内免费   19篇
各国政治   61篇
工人农民   215篇
世界政治   195篇
外交国际关系   161篇
法律   860篇
中国共产党   1524篇
中国政治   3322篇
政治理论   557篇
综合类   1495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22篇
  2022年   30篇
  2021年   30篇
  2020年   54篇
  2019年   29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23篇
  2016年   134篇
  2015年   123篇
  2014年   466篇
  2013年   740篇
  2012年   845篇
  2011年   855篇
  2010年   768篇
  2009年   823篇
  2008年   694篇
  2007年   557篇
  2006年   572篇
  2005年   343篇
  2004年   384篇
  2003年   324篇
  2002年   213篇
  2001年   140篇
  2000年   127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3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社会保障是现代社会分担公民收入风险的保护机制,但是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由于产业结构的转变导致不同时期的风险侧重点不同,因而社会保障的重心也在发生着历史性和阶段性的转移。这种转移一方面导致了社会保障的制度升级和创新,另一方面也促使社会保障的职能发生改变,从最初的工具性职能、经由权利性职能、最终上升到人力资本建设职能,从而实现了社会保障作为促进人的发展的最高原则。  相似文献   
32.
《人事天地》2010,(14):9-9
广西劳动力市场是自治区政府开办,自治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主管的公共职业介绍机构。网址:www.gxlm.gov.cn(中文域名:市场与就业) 地址:南宁市桂春路9号广西就业大厦  相似文献   
33.
"共同富裕"作为"各尽所能,按需分配"的替代性目标,其实质是一种平等主义理想.西方新自由主义、激进平等主义及保守自由主义都认为不存在至善的平等、无差别的平等,平等具有动态性与过程性.共同富裕作为传统政治哲学平等范畴中次层次的目标具有客观性、经验性的特征,在中国有实现的可能性与现实性.为了消除中国过去极左思想的不良影响和解决贫富差距扩大的现实困境,当前应加强制度建设,促进教育平等,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就业体系等.  相似文献   
34.
《劳动保障世界》2006,(5):46-47
应台湾中华劳动学会邀请,以吉林省政府副秘书长刘长生为顾问,以省劳动保障厅副厅长、省劳动保障学会副会长崔力夫为团长的吉林省劳动保障学会考察团,于2006年3月10日-18日,对台湾劳动和社会保障情势进行了考察。考察期间。台湾中华劳动学会理事长(前行政院劳工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徐学陶会见了考察团全体成员,并出席了有台湾专家学者参加的”两岸劳动和社会保障研讨会”。考察团成员还先后与台湾联合总工会、劳动保障方面的专家者及企业人士进行了座谈,实地考察了台湾社会状况,同时与台湾有关方面和人士确立了建立长期交流合作的意愿。双方初步议定,今年6月末或7月初,在我省长春市共同举办一次吉台两地劳动保障论坛活动。届时,台湾中华劳动学会领导和专家学者将来长参加论坛活动。  相似文献   
35.
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走股份制道路,是实现公有制的一种有效形式。这一基本形式的确立为下一步企业改革提供了一个非常重要的理论前提。十五大已明确了建立现代化企业制度是我国大中型企业改革的方向。现在,又进一步认识到股份制改造是国有企业改革的基本途径。同时,也明确了股份制可以是公有制的实现形式。这就与前苏联、东欧搞私有化的改革区别开来,也是认识上的重要突破,为我们下一步的改革确立了一个非常重要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6.
理论前沿     
《海南人大》2007,(7):50-51
新时期我国政府主要职能的新定位王延超在《理论学刊》2007年第2期撰文认为,政府是人民的派生物,是人民用来管理社会事务的  相似文献   
37.
一段时间以来,我国不同行业和地区之间的收入差距过大,不少低收入者的基本生活难以得到全方位保障,这已经成为影响人们积极性发挥和社会和谐发展的最大的消极因素。因此,完善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制度,既是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正义必须要全力解决好的一个迫切问题,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学习贯彻六中全会精神,完善收入分配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当前尤其要重点做好以下两方面工作:  相似文献   
38.
社会保障对国家的社会安定和经济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农村的社会保障是国家整个社会保障体系中不可忽视的一 部分。目前,我国农村绝大部分地区要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还存在很多问题。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可试行农民退休金制度、 农村医疗保险制度、农村贫困户最低生活保障救助制度等。  相似文献   
39.
城市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的政策选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城市农民工在工伤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养老保险等方面不同程度地存在保障权益的缺失,这构成社会保障领域一个重要的政策问题。对此,我国形成了三种政策建议:将农民工纳入城镇社保体系,将农民工纳入农村社保体系,建立面向农民工的社保体系。三种政策方案各具优劣。现阶段,建立整体上归属农村社保体系,同时又能彰显城市农民工自身特色的社会保障制度是解决我国农民工问题的政策选择。  相似文献   
40.
由于社会保障危机产生的原因纷繁复杂,再加上社会保障危机预警理论研究的欠缺,社会保障危机预警存在着对警源在社会保障危机预警中的地位没有足够的认识,混淆内生警源与外生警源,静态地看待社会保障运行态势,将事中的管理、事后的监管与监督等同于预警,把预测与预警割裂开来等理论与实践的五大误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