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3882篇
  免费   738篇
  国内免费   667篇
各国政治   1418篇
工人农民   1772篇
世界政治   5359篇
外交国际关系   3574篇
法律   20810篇
中国共产党   45010篇
中国政治   56175篇
政治理论   17794篇
综合类   23375篇
  2024年   240篇
  2023年   1413篇
  2022年   1557篇
  2021年   2033篇
  2020年   2371篇
  2019年   1627篇
  2018年   826篇
  2017年   1621篇
  2016年   2454篇
  2015年   5015篇
  2014年   13890篇
  2013年   12979篇
  2012年   16372篇
  2011年   17039篇
  2010年   14770篇
  2009年   14420篇
  2008年   14945篇
  2007年   11190篇
  2006年   10482篇
  2005年   7464篇
  2004年   5226篇
  2003年   4767篇
  2002年   4379篇
  2001年   3626篇
  2000年   3510篇
  1999年   405篇
  1998年   218篇
  1997年   97篇
  1996年   55篇
  1995年   28篇
  1994年   39篇
  1993年   25篇
  1992年   23篇
  1991年   41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23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13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12篇
  1982年   12篇
  1981年   15篇
  1980年   9篇
  1979年   8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改革开放40多年,中国社会治理形态不断演变,经历了四个不同的阶段,每个阶段强调不同的工作重点和呈现不同的工作特征,逐步实现了由从"管控"到"治理",由"包办社会"到"治理社会"的转变。新时期,现代化的社会治理需要沿着:社会化、法制化、智能化、专业化的方向前进,加强社会治理制度建设、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机制建设、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和社区治理体系建设,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  相似文献   
112.
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是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根植的沃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日益显现,要做到科学统筹推进、深挖核心内涵、拓展丰富载体,打造有态度有温度有厚度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相似文献   
113.
农民工社会融合是中国城镇化进程中的独特现象,它的产生和发展既有社会制度设置、城市生活环境等因素,也涉及农民工的劳动就业、民生保障、身份特征、文化适应、社会交往等因素。根据历年农民工社会问卷调查数据,采用24项评价指标,对宁波外来农民工社会融合度进行了分类测评,结果表明,其总体融合水平达到70%以上;而且,农民工的职业融合、民生融合、身份融合、文化融合、关系融合因素是互相关联,互相作用、互相支持的。  相似文献   
114.
115.
116.
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人民政协被赋予新的历史使命。汪洋主席在本届政协履职伊始指出,在新时代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参与者和实践者,是荣誉更是责任,全体政协委员要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按照新修订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章程,做好"委员作业"。两年多来,新形势新任务让我们不断深化对履行新时代委员职责的认识,增强以新思想为遵循书写新时代"委员作业"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  相似文献   
117.
党内政治文化是有别于政治文化和政党文化的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的新概念。作为党内政治生活的灵魂,党内政治文化对于党员政治认知的走向、政治情感的倾向和政治行为的取向具有重要的导向功能。党内政治文化的导向功能主要通过党性教育与榜样示范得以实现。  相似文献   
118.
119.
120.
从党的政策表述及当前实践来看,基层社会治理格局的形塑过程蕴含着“党建”与“共建”的双重逻辑。“党建”的出发点是巩固党的组织优势和执政基础,表现为基层组织体系从“有形覆盖”走向“有效覆盖”,进而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准备条件。“共建”要求探索“一核多元”的治理模式,既要实现基层党组织对“共建”力量的联结和协调,也要保障多元治理主体的有效参与,同步推进群众自治、社会共治和公共服务。“党建”与“共建”的双重逻辑呈现,亦关联着社会治理研究范式的更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