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694篇
  免费   329篇
  国内免费   38篇
各国政治   86篇
工人农民   113篇
世界政治   458篇
外交国际关系   114篇
法律   8434篇
中国共产党   2705篇
中国政治   4698篇
政治理论   1424篇
综合类   3029篇
  2024年   42篇
  2023年   207篇
  2022年   219篇
  2021年   276篇
  2020年   269篇
  2019年   166篇
  2018年   68篇
  2017年   152篇
  2016年   296篇
  2015年   587篇
  2014年   1622篇
  2013年   1404篇
  2012年   1702篇
  2011年   1797篇
  2010年   1587篇
  2009年   1549篇
  2008年   1670篇
  2007年   1175篇
  2006年   1187篇
  2005年   967篇
  2004年   1062篇
  2003年   954篇
  2002年   756篇
  2001年   514篇
  2000年   460篇
  1999年   122篇
  1998年   54篇
  1997年   47篇
  1996年   19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21篇
  1993年   16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2010年,我大队在市交警支队的正确领导下,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紧紧围绕"压事故、保畅通、促和谐"这个目标,以"三项重点工作"为根本,以预防和减少重大道路交通事故为重点,以文明交通行动计划为契机,以各类专项整治行动为抓手,着力在压降交通事故、改善交通环境、维护社会稳定、深化宣传教育、规范执勤执法行为、加强信息化建设、服务经济社  相似文献   
992.
正【专题导引】德国比较法学家恩斯特·拉贝尔(Ernst Rabel)曾说过"有法律而无相关判决,犹如仅有骨骼而无肌肉。"对于后进的中国法治而言,比较法的力量不仅在于立法上的制度借鉴移植,而且从比较法的角度考察相同案件的处理机制,对于司法实践更具有直接的现实影响力。为此,本刊于2012年第3期和2013年第3期分别刊出"第三人惊吓损害侵权责任的比较研究"和"第三人侵扰婚姻关系法律问题的比较法研究"案  相似文献   
993.
李蕾 《中国检察官》2011,(22):78-78
[案情]2011年6月30日凌晨,正在休息时间的宋某给上班的二班班长桑某打电话.告诉其自己想装车煤.桑某表示车进来了再说。宋某即安排司机张某驾驶大货车,进入单位煤场。蒋某与申某都是二班的抓斗司机,桑某安排蒋某驾驶抓斗给大货车装满煤。宋某带领着张某驾驶大货车从北门出厂,门卫范某因宋某表示这次放行可以折抵以前的一千元欠款.故未对大货车检查就予以放行。  相似文献   
994.
我国群体性事件爆发的频率逐年增多,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和思考,对群体性事件中的非理性行为进行有效引导,对于维护政治安定、社会和谐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将通过对群体性事件的产生动因进行分析,从风险控制、心理疏导、舆论引导等角度,探究有效引导群体性事件中非理性行为的方法,以促进和谐社会的构建,保证社会长期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995.
非法行医罪是我国于1997年新增设的罪名,在2008年最高人民法院又颁布了《关于审理非法行医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问题的解释》。理论界和司法界对该罪的理解存在着诸如对于非法行医罪中主体的认定、非法行医罪行医行为等问题多种不同观点。同时,伴随我国医疗服务业迅速发展,如何有效对其进行规制,迫切需要学者给予理性回答。本文通过相关案例介绍及对争议焦点分析,探寻非法行医罪主体、"行医行为"、救助行为等疑难问题的解决方案。望能为日后非法行医罪实践难题的解决提供帮助,促进医疗行为有序进行。  相似文献   
996.
有关物权行为无因性理论和善意取得制度的关系问题,已经有了许多见仁见智的观点。本文拟从历史渊源、制度架构以及制度功能等角度,对物权行为无因性理论与善意取得制度进行相关的比较研究。  相似文献   
997.
善意取得既是适应经济发展的一项交易规则,也是现代民法中的一项重要的基本制度。善意取得制度传统上是动产的善意制度,所以不动产是否适用善意取得一直颇有争议。对此问题,日本法和中国法之间有着明显的不同。关于善意取得成立的要件,日本《民法》第192条和中国《物权法》106条都分别作出了规定。然而,基于无偿行为下的善意取得是否成立,中国的法律则明确予以否定。与此相对,虽然日本法律没有对之作出明确规定,而学界的主流观点却认为善意取得可以成立。进而,无偿取得者是否有必要基于不当得利之原因而向原所有权人返还不当得利,这个问题也成为当今日本学界广泛讨论的议题。虽然日、中之间的法制度有着明显的差异,不过,部分法律规定和学说的见解仍然值得两国间相互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998.
本文就大学生的网络文化与行为进行数据调查和实地走访,意在了解网络对大学生学习、生活的影响,分析大学生网络行为的基本特点及存在的问题,并就大学生上网过程中的一些问题提出看法和建议.  相似文献   
999.
本文主要论述了行贿行为禁而不止的原因、对行贿行为的趋势预测以及遏制行贿行为的有关思考和对策。  相似文献   
1000.
现代分工社会,交易活动频繁,无法事必躬亲,假手他人,实属必要.代理的作用在于扩张私法自治,保护意思能力不足之人的权益,于私法自治意义重大.本文通过对代理制度基本问题的分析,力求时其形成清晰的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