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2篇
  免费   0篇
工人农民   1篇
法律   8篇
中国共产党   46篇
中国政治   58篇
政治理论   13篇
综合类   26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汪静芬 《法制与社会》2014,(15):274-275
社区化建设是我国近年来新型农村发展的重要内容。而在这一建设过程中,由于我国的传统建筑法律保护体系极不完善,法律法规层次普遍较低,并且没有形成长效的资金技术支持机制,传统建筑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生存危机。农村的经济发展并不应以牺牲传统文化为代价,在有序推进农村社区化建设的同时,为了实现传统建筑想的可持续性开发和保护,可以从传统建筑法律保护制度的体系化、认定机制、产权保护机制等方面加强建设。  相似文献   
12.
农村社区化建设研究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全国实验县(市、区)开展农村社区建设的不断深入,新型农村社区化建设成为学者们研究的热点课题,文章对近年来的相关研究成果进行了梳理,呈现出农村社区化研究的现状,并通过对理论研究成果与实践的比较,为今后的研究和实践提供参考,使广大学者的研究更好地指导农村社区建设,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3.
社区治理与服务:社会治理和国家治理的基础工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导语社区是社会的细胞,是社会治理的基本单元,社会安定有序、国家长治久安离不开社区的有效治理和服务。推进社区治理和服务创新是社区建设领域全面深化改革的时代主题。社区治理是社会治理的基础工程,也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工程,社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实现前提。3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二届全国人  相似文献   
14.
张文茂 《前线》2011,(9):37-38
本文从北京率先实现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大背景出发,指出郊区“三农”的演变趋势是农民市民化、农村社区化、都市型现代农业产业化,实现“三农”变“一农”的战略目标;提出城乡统筹要与农村经济社会结构的城镇化转型相衔接,强调完善乡镇统筹功能和提高统筹能力的重要性;并根据不同情况,提出通过城市化转移一批、城镇化集聚一批和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提升一批的战略措施,基本完成我市农村现代化转型。  相似文献   
15.
<正>生在农村,学农学专业,吃的是农家饭,干的是农民的事崇州市桤泉镇——这个昔日的纯农业乡镇,如今是花果飘香、欣欣向荣的"农业公园"。是什么力量让这里发生了蜕变?是王成龙,一个给桤泉带来嬗变的外乡人,一个用智慧与汗水浇灌这片土地的基层干部。  相似文献   
16.
葛上卿 《人民论坛》2011,(11):140-141
山东省潍坊市寒亭区在探索实践以"政府主导、科学定位、贴近基层、服务农民"的农村社区化发展模式的基础上,结合农村发展新形式,提出农村社区经济圈建设,使农村社区经济圈不仅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一个单元和重要组成部分,更是街镇经济和农村经济发展承上启下的关键环节和纽带。为全面推进新农村建设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17.
杜梅萍 《前线》2011,(10):33-34
硬件向软件延伸、村内向村外延伸、管理向服务延伸,“三个延伸”提升农村社区化管理,将教育、文化、卫生等公共服务资源向农村进一步延伸。  相似文献   
18.
李萍 《今日浙江》2007,(1):55-55
袍江工业区是绍兴市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导的现代化工业新城区和绍兴中心城市三大组团之一.自2000年7月组建以来,随着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全区已累计拆迁农民房240万平方米,建成拆迁安置房159万平方米,其中拆迁安置小区21个,入住居民达3万多人,占工业区户籍人口的32%.因此,做好拆迁安置小区的管理工作,对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打造"科技袍江、生态袍江、平安袍江"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9.
积极创新农村社区化服务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诸城市在新农村建设中,围绕满足农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公共服务需求,改革传统的政府公共服务机制,创造性地开展"科学定位、邻村共建、贴近农民、政府主导"的农村社区化服务,把地域相邻的几个村庄规划为一个社区,在社  相似文献   
20.
在快速推进城市化和工业化的进程中,传统上相对封闭、单一的农村社区变得更加开放、多元。如何妥善处理社区内不同组织、本地人与外地人之间的关系,促进社区融合,已经成为亟待解决的新课题。浙江省宁波市镇海区借鉴城市社区先进的管理经验,推行农村社区化管理,进行社区组织体系重构,在传统的“三驾马车”的基础上,设立“新**人管理委员会”、“料村共建理事会”、“新**人党支部”、“**村社区工作站”,旨在借用“四轮驱动”实现政府行政管理与社区自我管理合理衔接,为居民提供更好的服务和管理。在社区内部。新旧组织的冲突与共生,给社区带来了新的活力,促进了社区融合,提升了村民自治的功能。但是镇海的改革是有限度的,没有跳出“内外有别”的思维,在“一区两制”的制度设计中,外来人口不能和本地人享受均等的权利,在核心的村委会选举、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资格方面仍然被排除在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