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17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篇
各国政治   2篇
工人农民   20篇
世界政治   44篇
外交国际关系   26篇
法律   59篇
中国共产党   396篇
中国政治   571篇
政治理论   52篇
综合类   5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80篇
  2013年   74篇
  2012年   105篇
  2011年   123篇
  2010年   86篇
  2009年   257篇
  2008年   86篇
  2007年   77篇
  2006年   62篇
  2005年   74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32篇
  2001年   49篇
  2000年   29篇
  1998年   3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51.
蓝博洲 《台声》2011,(2):58-59
有一位台湾青年从台湾跑到重庆来,要求参加抗日。在大陆人地生疏,没有一个亲友,他抛弃家庭,跋涉万里,像虔诚的宗教徒般,投奔重庆朝圣。谁能理解这种意志,这种心情呢!  相似文献   
52.
终将远去     
周建忠 《共产党人》2011,(15):54+53
<正>我转业离开部队的2006年,正赶上换装。建国60周年时,我在电视上看到穿着新式军装的一队队战友,迈着整齐步伐,接受胡锦涛主席检阅,为党和祖国自豪的同时,亦不能释怀心中掠过的缕缕遗憾。一刚穿上新兵蛋子的作训服,仿佛一下子就变傻了。新兵连家书一封,一顿27个馒头,可把奶奶心疼坏了。刚入伍时有点胖,苏班长把几份高考试卷从挎包拽出,精心保存于自己的床头柜后,换两块砖头,只有睡觉休息时才准许我取掉。每次跑5公里,左边挎包,右边挎手榴弹袋,两个家伙不时拍打胯部,油  相似文献   
53.
20年前,我来到南非。每每回国省亲,遇到昔日朋友,当知道我安家南非,往往一脸茫然,因为在一般人们印象里非洲常常和炎热、沙漠、蛮荒、落后连在一起。而我告诉他们,德班地处南纬30度(对称的北纬30度是我国杭州),它是南非第三大城市,非洲南部的第一大港。记得2008年国务院侨办主任访问德班,我在欢迎会上向他们介绍说:到德班20年来,作为港口城市,这儿从来没有遇到过台风、海啸、地震以及沙尘暴。驻德班的总领事也称赞:在他历任的所在国的城市当中,德班宜于人居,气候、气温,  相似文献   
54.
正树高千丈,根深叶茂;泉泻高山,云水相激。邓颖超在国内外享有崇高声誉,深受全党全国人民的尊敬和爱戴,大家都亲切地称她为"邓大姐"。中共第一代领导人为解决港澳台问题所制定的各项政策措施,是今天中共"一国两制"方针的先导。可以说,毛泽东、周恩来等人当时提出的主要设想和主张,经过第二代领导人、第三代领导人的具体推进,已经在香港、澳门的回归中得以实  相似文献   
55.
祖国颂     
何竞 《江淮法治》2011,(19):58-58
在我心中。祖国是东海碧波上升腾的太阳,是帕米尔高原上闪烁的星座,是花开三月、草长莺飞的春色南疆,是山舞银蛇、原驰蜡象的辽阔北国,是敦煌飞天的轻歌曼舞。是杭州西湖的淡妆浓抹,是桂林山水的清奇秀丽,是黄山云海的神秘莫测……  相似文献   
56.
1979年1月1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郑重宣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争取祖国和平统一的大政方针及一系列政策主张。这是对台工作和两岸关系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事,标志着解决台湾问题的理论和实践进入了新的历史时期,也揭开了两岸关系发展新的历史篇章。  相似文献   
57.
吴为山 《党建》2014,(9):10-11
正《党建》杂志约我写一篇为伟人邓小平塑像的文章,以文字记录我的创作感受,表达一个艺术工作者的缅怀之情。今年是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诞辰110周年。我于去年下半年应中央文献研究室之邀为伟人邓小平塑像,以立于广安邓小平故居纪念馆主大厅。这是一个光荣而艰巨的任务,表现邓小平同志,包括雕塑在内的美术作品非常之丰富。在他的故居纪念馆大厅立像,应当如何立意与塑造?选择什么时期的形象?姿势?动态?表情?尺度?以及以什么样的手法表现?  相似文献   
58.
董桥 《廉政瞭望》2012,(18):3-3
学者张者问杨绛:“你们那一代知识分子1949年完全可以离开大陆,为什么留下来了?”杨绛说:“很奇怪,现在的人连这一点都不理解。因为我们爱我们的祖国。当时离开大陆有三个选择:一个是去台湾,第二个是去香港,第三种选择去国外。  相似文献   
59.
黄苇町 《当代贵州》2014,(25):65-65
正在新中国成立之初,中国也仿照苏联,对领导干部建立了各种住房分配制度、"特供"制度、医疗保健和疗养制度。但并没有在社会上引起很大反响。一个重要原因是作为经历过革命战火考验的理想主义的一代人,绝大多数都律己很严。对于"公家"和私人分得很清楚,生活简朴,个人所求甚少,有的甚至不允许管理部门为自己装  相似文献   
60.
公元二零一二年九月四日至九月十一日,我有幸随团到台湾学习考察。所处所见,多年期盼;所感所思,几番纠结。台湾之美,台湾之情,已镌刻心间,更深热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