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篇
  免费   0篇
世界政治   2篇
中国共产党   8篇
中国政治   16篇
政治理论   2篇
综合类   4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卢新宁 《民主》2007,(12):15-15
2000多年前,当神情孤伤的屈原徘徊汨罗江边时没意识到,他文横千古的《离骚》以及郁愤悲壮的自沉,构成了中国文化史至为厚重的一页。在随后的岁月里,成为他脚下的土地和后来子孙回望历史的重要凭依。因此,当传说为纪念屈原而形成的端午节将以国家法规的形式,与13亿中国人的生活更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时,有谁会否认它"表明了一个五千年文明古国对自己文化传统的态度"?  相似文献   
12.
马莉 《世纪桥》2009,(10):30-31
屈原是我国第一个伟大的爱国诗人,也是第一个浪漫主义诗人,他的代表作抒情长诗《离骚》,两千多年来更是被尊为“可与日月争光”的杰作。作品不仅有极高的思想价值,更有很强的艺术魅力,其为人为文结合得非常完美,对后世影响极大。  相似文献   
13.
杨斌庆 《政策》2003,(5):36-37
湖北之所以被称为荆楚大地,源于湖北省是先秦时期楚国的腹地。但许多湖北人对楚国历史和文化的了解并不多,特别是对她在当时世界范围内的重要地位了解的更少。老实说,我本人也是一知半解。  相似文献   
14.
屈原在《离骚》中描绘了许多超现实的现象,借助一些有关上古历史的神话传说,来表达自己的爱国爱家之理想。其中"求女"在《离骚》下半部中表现突出,其意义为后世各家所争议,历来众说纷纭,有认为它指贤君、贤臣、贤士、贤后、理想、通君侧之人,有的则认为是实指郑袖等等。《离骚》中"求女"是借女来说自己理想中的人,而理想中的人在现实中指的应是楚王。  相似文献   
15.
"楚辞"基本属性是富有楚地地方色彩的一种文学样式. <离骚>是楚辞中最重要的篇目之一.关于"离骚"的名称历来就有很多解读,最早可见于司马迁的<史记·屈原列传>中引用刘安的"离骚者,犹离忧也."实际上,"离骚"是楚方言,是一个苗语词汇,最初是一个用古汉字的读音记录苗方言的词.前人对"离骚"的种种解释,其实都没有摆脱司马迁既定的思维模式."离骚"在苗语里的意思实际上是通过"诉说"、"申诉"、"劝说"或"斥责",把内心的想法及因遇不公而带来的委屈及愤怒表达出来.  相似文献   
16.
这里的火文化不是说燧人氏发明钻木取火,让我们的祖先从茹毛饮血的原生态中进化为食人间烟火的过程,而是谈晋文公在绵山上的一把火,烧出的一部惨烈的历史文化;水文化不是说大禹治水,而是谈楚怀王昏庸、贪婪,楚国的三闾大夫屈原在汩罗江岸高咏《离骚》,跳进汩罗汹涌的江涛涌起的文化。这两种文化已经根深蒂固地扎根在广袤无垠的九州土壤,在世世代代华夏  相似文献   
17.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离骚》到现在,我涉足犯罪学算来已有20年。从去年起,我立意退出学术活动以颐养天年,因为我还有一二年就80岁整了。但在谢幕锣响之时,仍想将多年来的肤浅感受,告诉大家,也许对仍在努力于学术研究的诸位有点好处。  相似文献   
18.
一个伟大的民族灵魂伴随着奔腾不息的汨罗江流水声在这里漫游,一支千古不朽的民族绝唱——《离骚》掺和着阵阵激浪在这里回荡,世世代代牵动着华夏子孙的神思与敬仰,虔诚与梦幻,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勾勒着一幅悲壮而奇特的画卷……  相似文献   
19.
袁鹰 《民主》2013,(4):43-47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屈原《离骚》不会讲话的四川人1949年6月5日下午,上海解放刚一星期,八仙桥青年会礼堂坐满了文化教育科学界知名人士,出席上海开埠百年来未曾有过的一次盛会。统率大军解放上海的第三野战军司令员、上海市市长陈毅将军便装到会,滔滔不绝地一口气讲了一两个小时,他那豪爽坦率的态度,真诚实在的讲话内容,加上诙谐风趣的四川口音,洋洋洒洒,谈笑风生,使会场上自始至终欢声不断。上海知识界人士见过许多世面,从国民党政府军政大员、欧美各国要人到中外名流学者,“阅人多矣”,却是第一次面对一位解放军高级将领。  相似文献   
20.
有梦年华     
胡丽莉 《实践》2013,(8):28-29
汨罗江依旧清澈明亮,悠悠江水楚风古韵犹在眼前。或出于钦慕、或出于崇仰,我有幸拜谒了屈原。“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那个捋着胡子站在江边吟诵着优美《离骚》的形象,刹那间清晰起来!怎样的忧国忧民,怎样的满腔热忱造就了他如汨罗江般的悠长深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