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篇
  免费   0篇
工人农民   4篇
法律   3篇
中国共产党   12篇
中国政治   5篇
政治理论   1篇
综合类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党课》2010,(12):22-24
是农民不会种地,是工人没有技术,是城里人却被称作农民。他们,是一群跨入工业文明的庄稼人的后代;他们,是游离在城市和农村之间,面临边缘化的尴尬群体;他们,在改变着生活和生命轨迹的同时,也在改变着整个中国社会的各种规则。在城市,他们可能找不到工作,还招来白眼;回村里,他们已经不会种地,也不想种地。他们是众多的“80后”“90后”农民工。  相似文献   
12.
路小昆  钟毅  廖晓 《党建文汇》2006,(10):20-20
阿根廷是世界农牧业大国之一,拥有“美洲粮仓”的美誉。在每年阿根廷出口总值中,农产品及其加工产品大约占40%至50%。阿根廷的农业发展,除去土地和气候的自然优势外,还有不少值得我们借鉴的地方。  相似文献   
13.
中国的土地或许是全世界最勤劳也是最疲劳的:我们用了占世界9%的耕地养活了世界上20%的人口,破除了“谁来养活中国”的悲观论调,有力回击了国际社会的质疑。近年来,另外一个农业难题——“准来种地”问题变得更为严峻。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快速推进,很多肥沃的耕地良田不断被工厂车间、高楼大厦所挤占,而且越来越多的农村青壮年劳动力选择了离开农村和放弃农业,农村的“空心化”、农业的兼业化副业化现象使得“谁来种地”的问题日益突出,已经成为困扰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不能绕开的难题。  相似文献   
14.
时下,又到了一年一度的春耕大忙季节,作为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多年来的种植经验使我发现,由于村民在种地期间往往只看重地里的耕种与收获,却忽视了地埂的合理利用,其实,这种地埂利用不合理的现象,在农民种地期间真可谓一大损失。  相似文献   
15.
常怀德 《侨园》2014,(11):43-43
2011年,辽阳稠树林子村的常氏家族决定撰修《常氏家谱》,虽然做了大量的收集工作,但对迁徙外地的族人,有的联系不上,有的无从找寻。就拿常守海这一支来说,老人们还能回忆起在清朝末年,因辽阳东部山区连年旱灾,庄家颗粒不收,因此常守海一家三口逃荒去了"边外",究竟落户何地,无人知晓。听常守海的哥哥常守河的后人常君向撰修家谱委员会反映,她儿时曾听父亲讲过,常守海一家逃荒到了老榆树川,但具体什么地方不清楚。为了解开这个疑团,常氏家族通过各种方式寻找"老榆树川",经多方查找,终于打听到,在吉林省的辽源市境内有一个老榆树川的地方。  相似文献   
16.
广州和赣州,分属广东和江西两省,两地约距500公里,汽车需要约7小时,假如让你每星期在两地往返一次,你可以吗?假如你是一个女人,你做得到吗?如果要坚持十年,你还能忍耐吗?她做到了,而且在十年之后的今天,她还在家乡的山水间续写着这份执着,她种植的不单是果树,还有理想;她收获的不单是果实,还有希望;  相似文献   
17.
《南风窗》刊登周晓翔的文章说,近期,粮食危机正在全球局部蔓延。在全球化的今天,我们应及早做好准备和采取措施.消除农民种地的多种消极因素。文章指出.有关部门应采取措施让农民留恋土地,让农民切实感到种粮的诱惑。美国之所以有“自愿承担大部分世界粮食储备国家”的美称,在于他们除了有国家的信贷税收杠杆和完整的重农护粮的法律制度之外,还有持续合理的农业补贴、  相似文献   
18.
赵阳 《半月谈》2020,(8):68-69
随着农村人口大量涌入城市,80后不想种地,90后不懂种地,00后不问种地,是不得不面对的现实。谁来种地,怎么种好地,这是乡村振兴中急需破解的问题。在山西省临汾市翼城县,农民们把土地托管出去,只等秋收时节,迎接收获,实现了小农户与现代农业的有机衔接。  相似文献   
19.
肖延川  贾婷婷 《群众》2014,(4):21-22
<正>近年来,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农业兼业化、农民老龄化、农村空心化问题逐渐凸显,谁来种地成为现代农业发展面临的重要课题。发展以适度规模为特征的家庭农场,正是把想种地、能种地、会种地的农业人才留在土地上,是解决"谁来种地"问题的现实选择。  相似文献   
20.
20多年前,笔者曾采写过一位女火化工的事迹(《为了给生者更多的慰藉》,本刊1986年第一期)。自此,每当回忆起采访过程中的那些见闻,心中便升腾起一种强烈的震撼和感动。其实我所了解到的,只是昔日火化工人艰辛的生活和工作环境之冰山一角。本文旨在通过对那些往事的追溯,使读者对我国殡葬事业的巨大发展有所了解,同时表达对曾为这个事业奉献出宝贵青春的人们的由衷敬意.不知能否遂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