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3篇
  免费   2篇
各国政治   1篇
工人农民   15篇
世界政治   28篇
外交国际关系   8篇
法律   61篇
中国共产党   88篇
中国政治   133篇
政治理论   18篇
综合类   3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33篇
  2012年   36篇
  2011年   43篇
  2010年   54篇
  2009年   51篇
  2008年   36篇
  2007年   27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金山区的枫泾镇作为江南四大名镇之一,历代出过两名状元,进士、举人更以百十计,读书向学,风气之盛可见一斑。如今,我们在枫泾,又听到了东升小学农民工子女们的朗朗书声。跟随父母漂泊异乡的孩子们心里是否也早早地有了一个“状元”梦?  相似文献   
12.
唐代士子们的及第诗为我们了解当时的科举选官制度、社会心态等方面提供了一个独特的视角,它反映了士子们科场得意后喜悦、凄凉酸楚、轻狂傲慢、谦逊、宣泄、报恩等种种不同的心态,是唐代知识分子生存状态和精神面貌的真实记录。这些不同心态的产生,既有社会心态方面、制度方面等外部原因,也同士子们的出身、经历、性格等个体因素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3.
李传玺 《政府法制》2011,(30):17-17
在封建社会,由于科举越来越受到重视,许多贵族豪门对女子的婚嫁不问阀阅,不再讲求门当户对,开始向科举功名转变。每逢礼部放榜日,新科状元便成为万众瞩目的中心,也成了权势人家择婿的主要目标。  相似文献   
14.
自隋至清,科举考试制度在中国存在了1300多年。近人在审视这项制度时,多指责它对贫家子弟的排斥,揶揄八股时文耗士子精力于浮文,讥讽登科仕进之人不识兵刑钱谷为何事。对于从这套制度中艰难竞奔、脱颖而出的状元,往往持鄙夷的态度,认为他们有虚名而无实学。笔者考察  相似文献   
15.
这两年,郑春强把目光瞄准了上海,市场成本虽然高,但容量也大,且具有较强的辐射力。现在天厨蜜源公司已经在上海开设了几家专卖店,生意红火,知名度也提高了。  相似文献   
16.
女性与科举     
自科举学创立以来,学者对科举的研究更多的是侧重于以男性为中心的制度和文化层面的研究,对女性与科举关系的探讨非常缺乏.但是,身处科举社会的女性必定与科举在某些方面有着巧妙而不可避免的联系.女性对以科举为业的男性及其家族有不可避免的作用和影响,对科举所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相似文献   
17.
正在营口港务集团,门机司机赵文祥的名声可不小。拜师学开门机,大家争相拜赵文祥为师。赵文祥刻苦练就了"一钩准"的绝活儿,能把重达1吨多的吊钩控制得如人手一样灵活,他的操作精准高效,至今保持着镍精矿、煤炭、铁矿石等大型船舶作业效率纪录。如今,他带出的50多名徒弟,个个都是有一身绝活儿的生产骨干,成为港口机械司机队伍的"排头兵"。  相似文献   
18.
无边落墨 《各界》2011,(11):49-51
张謇字季直,出生在江苏南通一个“没地位”的地主家庭。什么叫“没地位”呢?就是家里虽然有钱,但没面子——因为张家属于“冷籍”,而“冷籍”,就是祖上几代都是平民,既没人做过官,也没人中过秀才、举人之类。  相似文献   
19.
李满星 《各界》2013,(7):70-72
王杰是清朝开国以来第一位陕西籍状元,不仅文才拔萃,而且继承司马迁等秦人秉性,生性耿直,品德超群。他历经清朝乾隆、嘉庆两朝,腰板挺得倍儿直,逆风以直道一身站立朝野,尤其在和王申权倾当朝的数十年里,跟这个大贪污分子斗争不已,并最终把和坤送上了断头台,笑到了最后。  相似文献   
20.
陈峰 《各界》2013,(5):73-75
孔夫子的名言“学而优则仕”,本是希望掌握儒家理念及学说的优秀知识分子积极从政,以建设理想状态的“仁政”国家。这为有志于此的读书人指明了奋斗的方向,影响深远,几乎家喻户晓。但在中国漫长的历史上,这一名言在现实中既未见得很好落实,又常常被曲解或沦为空洞的口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