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3篇
  免费   2篇
各国政治   1篇
工人农民   15篇
世界政治   28篇
外交国际关系   8篇
法律   61篇
中国共产党   88篇
中国政治   133篇
政治理论   18篇
综合类   3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33篇
  2012年   36篇
  2011年   43篇
  2010年   54篇
  2009年   51篇
  2008年   36篇
  2007年   27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91.
荣士友 《春秋》2010,(3):47-47
在沂蒙山区的费县方城镇诸满村退休医生庄文杰家中.发现了一册晚清翰林庄清吉的会试朱卷。庄文杰是翰林庄清吉的嫡孙.他拿着这册朱卷,讲述了其祖父进京考中进士和被皇上钦定为翰林的经过。在这册朱卷中,详细记载了庄清吉的身世、名次、各阅卷恩师的官职及批语。收录了试卷中的3篇文章和1首诗。该会试朱卷成为研究清末科举取士制度与应试试卷的珍贵史料。  相似文献   
292.
河汉 《各界》2010,(7):55-58
自隋朝开科举考试之先河,明朝从进士中选拔出最佳者冠以状元之称。数代数科,出了无计其数的状元。纵观历史,状元不算稀奇。女状元却风毛麟角,前代闻所未闻。直到太平天国开创科举女科,中国才有了女状元,而第一个女状元就是傅善祥。  相似文献   
293.
伟民 《江淮法治》2009,(14):1-1
为了骗取高考加分,重庆考生何川洋的父母设法更改了儿子的民族成分,结果却弄巧成拙,以裸分就摘取重庆文科状元的何川洋最终被挡在大学门槛外。随后,31名有同样造假行为的重庆考生,也被取消了录取资格。  相似文献   
294.
科举学的教育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举教育的传统主要为有教无类、及第争先,努力向学、重视教育,公平竞争、公正录取,片面应试、学优则仕等方面.近年来,科举学的教育视角研究成果较集中探讨古代学校教育与科举考试的关系、书院与科举的关系、清末废科举兴学堂的关系、高考和科举与社会的关系等方面,对其他学科视角的科举学研究具有一定推动作用.许多论著联系当代的教育考试改革,探寻科举历史中可资参考借鉴的经验教训,具有明显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95.
三元阁遐想     
最喜初秋时节——暑气渐消,金风乍起,挥别了春之粘湿、夏之酷热,远离着冬之肃杀,迎来硕果满枝。天高云淡,水清橘黄,万物丰润而沉静,人也不觉气爽神清。与一群友人两度来到宁静的汀江之畔,手抚唐砖宋墙,足踏民清闾巷,"携灵魂共登临,聊乘化以归尽",在前人演绎过无数历史的土地上遥  相似文献   
296.
荆门市龙泉中学现有党员153人。近年来,学校的综合办学水平显著提升,高考成绩再写新篇,摘取了全省文科状元桂冠:顺利通过了“省级示范学校”办学水平综合督导复评。学校先后荣获“全国文明单位”、“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先进单位”、  相似文献   
297.
汪亭 《政府法制》2012,(17):5-5
古代科举考试中所产生的状元现在已经鲜为人知,但是落榜生里有不少人举世闻名。  相似文献   
298.
<正>李春荣是农一师七团十五连一名普通女职工,用自己的青春、热血和汗水,播种希望,耕耘人生,累计为国家生产籽棉37万公斤,上交利润68万余元。2005年至2009年,连续5年荣获七团"植棉状元"殊荣,多次被评为  相似文献   
299.
状元及状元府是科举制度的产物。 状元是科举考试中殿试考取一甲第一名的人。这个名称自从它产生一直到今天,都是一个响当当落地有声令人赞叹的名字,以至于人们对时下高考分数第一的人还以“状元”名之。 中国的科举,始于隋朝,从隋炀帝废九品中正(公元607年)设进士科到今天已经有一千三百多年的历史。唐置进士、秀才等科,其后特重进士科。唐宋科举以诗赋为主,  相似文献   
300.
教育公平是整合社会各阶层利益、实现社会平等的"最伟大的工具",教育公平程度与政治认同成正相关.以历史的眼光看,"机会均等"的科举"穷人教育"是中国古代官僚政治得以绵延数千年的制度因素.以史为鉴,深入发掘和汲取科举制度蕴藏的"公平公正"、"知识本位"的合理因素,理性审视当今中国的教育体制,有利于促进社会的长治久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