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3篇
  免费   2篇
各国政治   1篇
工人农民   15篇
世界政治   28篇
外交国际关系   8篇
法律   61篇
中国共产党   88篇
中国政治   133篇
政治理论   18篇
综合类   3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33篇
  2012年   36篇
  2011年   43篇
  2010年   54篇
  2009年   51篇
  2008年   36篇
  2007年   27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41.
吴顺绵 《政府法制》2013,(20):46-47
笔者有个叫拉蒂的朋友,平时上课不积极,最近却每天和另外几个同学准时背着书包出门,有点捉摸不透。仔细打听才知道,他们原来是去校外上考公务员的培训班。印度国家公务员考试,相当于中国的“周考”,被公认为是全世界最难的公务员考试。由于印度社会流动性差,阶层分化十分严重,因此对于普罗大众而者,这一考试很可能是他们“改变命运”的唯一机会,堪比中国古代的“科举”。  相似文献   
42.
罗爱玲 《欧亚观察》2001,(3):F004-F004
7月20日,上海社科院欧亚所召开研讨会,就当月16日在莫斯科举行的中俄联合首脑会晤及双方签署的(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和联合声明进行分析和展望,现将内容概述如下:  相似文献   
43.
据铜仁市滑石乡沈氏后裔述说,沈歧山一支落业湘地后,仍与故土保持往来,经常探亲祭祖,联系密切。沈宏富做了大官后也曾回故土探望;沈从文之父沈宗嗣,也到过故乡行医,留有美名。中国文学巨匠沈从文的家世与铜仁有不解的渊源,沈从文祖父沈宏富的出生地就在铜仁,世缘极近。铜仁市滑石乡沈氏家谱现存四部(套),沈从文属以沈彪为一世祖的一脉,沈从文为第二十二世。沈彪"宋末由浙入闽,隐居清流丰山……"沈彪一脉的九世祖沈思远(1392-1458)是湘黔边境一带沈氏家族的始祖。明永乐十四年(1416)沈思远科举中副榜,分发江西瑞州高  相似文献   
44.
<正>成都有杜甫草堂,新都有升庵桂湖,前者是诗圣的草堂,后者是状元的桂湖,相互辉映,它是蜀文化的两块里程碑,也是蜀文化的极具影响力的闪光点,无疑是蜀人的骄傲.从文化的视角来说,桂湖将历500年之期,它包含3种主体文化:园林文化、建筑文化、科举文化.桂湖乃集风景与  相似文献   
45.
白丁 《法制博览》2010,(9):70-71
西方风俗以询问女士芳龄为失礼,而中国官场以打探“真年”为禁忌,恰能相映成趣。与靠好爸爸做官者大多虚增年龄的做法相反,通过科举得官者有不少人自减年龄。  相似文献   
46.
状元的愤怒     
彦花 《政府法制》2013,(6):43-43
唐会昌年间,夏夜,宜春一处乡间庭院,清幽花丛间,几个秀才沐月光围桌而坐,酒过三巡人微醉,言谈之间便开始肆意起来,在座其中有一位名易重的书生,尚未考取功名,已成家,还是娶了一位官家千金。  相似文献   
47.
在北京孔庙内,至今仍保存着元、明、清三代的198座进士题名碑,上刻有51624位进士的姓名、籍贯和名次。在每座题名碑的旁边,还有一块解释牌,讲述本座题名碑上的科考趣事和状元故事。其中很多,让人啼笑皆非。  相似文献   
48.
《党课》2011,(4):47-47
创先争优活动开展以来,云南省石屏县强势打造创先争优活动载体,在全县范围内广泛开展“争上党建工作状元榜”主题实践活动,以“一面红旗”(服务窗口党旗红)、“三类先锋”(岗位奉献先锋、争创佳绩先锋、诚信服务先锋)为抓手,不断提升服务行业和窗口单位的服务水平和工作质量,推动创先争优活动向纵深发展。据悉,在“争上党建工作状元榜”活动中,  相似文献   
49.
西门 《时代风采》2014,(14):4-5
为豆腐穿上“法律的外衣”每年,石屏县总工会都要与县政府召开一至二次联席会,研究解决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前年,双方的议题是争取在乡镇为工会配备专职干部。去年的议题,一是困难职工的帮扶救助,二是工资集体协商,这是全年工作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50.
《天津支部生活》2009,(12):34-34
她是一位普通的农家女,却成功地把自家种植的芦笋卖到了奥运会;她文化程度不高,却思路开阔、志向远大,成了当地的“芦笋状元”。她是党员,带领乡亲们共同致富,赢得了党员群众的由衷赞誉。她就是44岁的静海县独流镇王庄了村的贾凤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