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各国政治   3篇
工人农民   6篇
世界政治   10篇
外交国际关系   4篇
法律   48篇
中国共产党   33篇
中国政治   102篇
政治理论   18篇
综合类   24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5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35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41.
正深圳市富兴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04年,现有江西昌佳鑫科技有限公司和江西富兴科技有限公司两家子公司。目前,公司生产的摄像头镜片、触控盖板玻璃和电容式触摸屏,被广泛应用于各类手机、MP3、MP4、数码相机和平板电脑等电子产品的显示面板,并主要销往我国华南、华东、华中和香港等地区。公司以陕西科技大学、华南理工大学等高校为技术支持,与台湾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富智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和大正智财管理顾问有限公司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为公司研发团队的稳定和  相似文献   
242.
243.
陆岷峰 《群众》2023,(2):19-20
<正>党的二十大提出将发展经济的重点放在发展实体经济,并通过科技创新这一方式来支持实体经济。小微科创企业是科技创新重要主体之一,数量众多,创新动能强,市场反映灵敏,需要大量资金投入。数字科技金融是科技金融的升级版,是新时期实现小微科创企业目标、解决资金困难的有效路径。数字科技金融融合了数字技术与科技金融。  相似文献   
244.
杨斌 《群众》2023,(4):55-56
今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去年底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强调,要坚持真抓实干,激发全社会干事创业活力,让干部敢为、地方敢闯、企业敢干、群众敢首创。“四敢”鲜明导向的树立,为全社会吹响了奋斗进取、干事创业的集结号。当前,吴江面临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和环太湖科创圈、吴淞江科创带建设的战略叠加机遇,迫切需要广大干部把敢为善为融入基因血脉,提振干事创业信心,在新征程上展现探路者、排头兵的风采,以干部敢为善为示范带动地方敢闯、企业敢干、群众敢首创,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吴江新实践的征程上展新貌、续辉煌。  相似文献   
245.
在长三角一体化进程中,推动环太湖地区打造世界级创新湖区,已上升为区域协同发展、共建科技创新策源地的目标追求。2020年12月,国家科技部印发《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建设发展规划》,明确提出支持环太湖科技创新带发展。江苏“十四五”规划确定要强化沿太湖地区的科技创新策源功能,建设世界级生态湖区、创新湖区。地处环太湖核心区域的无锡积极谋划,全力推进太湖湾科创带建设。  相似文献   
246.
骆祖春 《唯实》2023,(10):22-24
民营经济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力军,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民营科技企业作为民营经济的中坚力量,是推动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力量。2023年7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意见》提出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31条举措。作为中国民营经济的大省、强省,打造科创金融高地是助力江苏民营科技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举措之一。一、江苏已建成较高发展水平的科创金融体系截至2022年底,江苏共有22.3万家企业入选科技部科技型中小企业数据库.  相似文献   
247.
钟伟何万篷 《群众》2023,(14):26-27
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开,科技创新正成为国际竞争博弈的重中之重。科创载体作为科技创新的主阵地,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坚实底座、重要容器,提升其能级与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性,已不言而喻。建设一批高能级的科创载体,重视基础研究,推进科技攻关,构建易于创新的环境氛围,有助于持续强化自主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248.
彭雷 《群众》2023,(10):29-30
<正>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2020年以来,南京市玄武区以“建设最具竞争力的创新高地”为奋斗目标,逐步打通“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通道,不断放大科创平台在人才培养、企业孵化、产业培育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努力探索以平台激发创新、以创新引领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径,2022年成功跻身全国创新百强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