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32篇
  免费   36篇
  国内免费   20篇
各国政治   18篇
工人农民   22篇
世界政治   106篇
外交国际关系   45篇
法律   639篇
中国共产党   1169篇
中国政治   1701篇
政治理论   494篇
综合类   594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64篇
  2022年   62篇
  2021年   73篇
  2020年   58篇
  2019年   57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26篇
  2016年   51篇
  2015年   115篇
  2014年   300篇
  2013年   319篇
  2012年   397篇
  2011年   373篇
  2010年   359篇
  2009年   368篇
  2008年   377篇
  2007年   350篇
  2006年   344篇
  2005年   208篇
  2004年   212篇
  2003年   157篇
  2002年   155篇
  2001年   159篇
  2000年   110篇
  1999年   24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2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31.
高莹 《中国司法》2010,(1):50-52
编者按:法律制度作为在特定的社会历史环境下生成的规范体系,它不仅要在致力于解决现实社会秩序的种种矛盾中经受考验,而且,要在回应社会变革所提出的挑战中发展与变革。纵观劳动教养制度的研究与现实,存在众多的矛盾冲突与理论困惑。由于对决定这一制度命运的根本性问题:如思想基础、价值取向、正当性与合理性等问题,缺乏深入、系统的研究,更少见具有建构意义的理性批判与反思,这种状况成为劳动教养立法屡屡受挫、制度创新举步维艰、长期处于徘徊局面的深刻原因。因此,研究劳动教养制度的内在机理、功能和作用,对其在现实社会的法治建构中的价值定位,从哲理、法理和社会文化等方面作必要的梳理,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确立现行制度变革的法理基础与立法构想。  相似文献   
932.
李琦 《北方法学》2010,4(5):5-18
中国法学的自我检视并不及于对法学知识生产者自身的审思与批判,这使中国法学缺乏自洽性。法学知识生产者自我批判的必要性,取决于知识分子工作中所包含的"针对知识"这一层面。知识分子由此呈现出反观性、超越性、自我放逐和非交换性。中国法学知识生产者一方面未充分呈现反观性这一知识分子的积极要件,另一方面则充分呈现了文化资本的可交换性,由此而表现为"单向度"的存在。  相似文献   
933.
随着物质生产的高速发展,现代社会出现了明显物化、异化,表现出普遍的社会精神文化病态。西方马克思主义对发达资本主义社会的批判,对于正在迅速实现现代化的中国有一定借鉴意义,中国必须避免重走西方老路,主动避免现代社会病,着力抵消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努力健全社会制度,将人的精神文化生活提升为社会改革的首要目标,为青少年以至全民的健全健康人格的养成创造良好条件。  相似文献   
934.
马克思通过对黑格尔理性主义国家观的颠覆从理论上完成了对国家权力神秘化的除魅。马克思恩格斯认为,传统政治思维影响、国家的虚幻共同体形式、唯心主义阐释与国家权力垄断是国家权力神秘化的几个原因;无产阶级专政、国家权力回归社会、民主与监督是消除国家权力神秘化的前提与保证。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如何消除国家权力神秘化仍然是政治文明建设的任务之一,马克思恩格斯对国家权力神秘化的批判理论有着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35.
倩影     
  相似文献   
936.
一、对未来战争形态的研究:时间演变与国别比较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社会环境的演变,战争的内涵、性质和形式也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当今世界,各国的军事和战略学者纷纷强调未来战争的特点将不同于传统认知,但未来战争的形态究竟会在哪些层面和何种意义上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937.
本刊记者 《群众》2018,(17):4-5
8月28日,全省科学技术奖励大会暨科技创新工作会议在宁举行。省委书记娄勤俭在讲话中强调,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引,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落实省第十三次党代会和省委十三届三次.  相似文献   
938.
美学作为一门系统研究主体“感性之学”的学科形态,其获得自身的场域伦理和知识体系是一项重要的现代性事件,从维柯的“诗性思维”理论到鲍姆嘉通对美学学科的界定,都体现出主体感性能力对美学合法性存在价值的承担。与此同时,主体对“空间”的诗性审美能力是先验存在的,并成为主体感性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美学、感性和空间三者便相互融合,生发出崭新的“空间美学”话语。在前现代时期,主体对空间审美的朴素认知构成空间美学的理论萌芽;现代美学的“感性革命”清晰地凸显出主体与空间之间的诗性伦理,比如海德格尔的“空间栖居”和梅洛 庞蒂的“视知觉空间”便进一步延展空间美学的理论脉络;现代文学的空间审美实践和话语流变再次推动空间美学的场域自律,并最终形成既关注主体生存,又充满文化批判的现代美学形态。空间美学将持续给未来美学的发展提供有益的知识学资源和价值承担。  相似文献   
939.
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中通过批判拉萨尔主义的分配正义观,阐明了自己基于历史主义原则的正义观,为人的自由个性的发挥和自我价值的实现指明方向、开辟道路。针对拉萨尔主义将分配正义作为社会主义革命目标的机会主义错误思想,马克思深刻批判了其以劳动所有权为理论基点、以平等的权利为原则从而实现社会公平分配目标的主张。马克思的正义观以生产方式决定分配方式为理论出发点,阐明了按劳分配和按需分配分别是正义在共产主义第一阶段和高级阶段的历史实现形式。在马克思对拉萨尔主义分配正义观的批判性分析中,可归纳出权利原则、贡献原则和需要原则三种分配原则,体现了正义原则在不同阶段的历史展开和扬弃发展的过程。从政治哲学的视角深入探讨马克思对拉萨尔主义分配正义观的批判及其理论超越,既是深刻理解和把握马克思正义观本真要义的必然要求,同时也有利于克服分析马克思主义重构马克思正义观的方法论缺陷与理论局限,消除对马克思正义观辩证意蕴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940.
“二十四史”是毛泽东读了一生的书.毛泽东阅读、批注、评论、运用“二十四史”,常常体现出革命家、政治家和理论家的鲜明观点.对毛泽东揽史,可从五个方面来分析:从不回避,甚至有意彰显像严谨的历史学家那样的读史情怀;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特别是阶级史观,对中国历史发展运动线索进行整体评述;带着浓厚的情感,关注中华民族的历史命运和国家的统一,关注中国历史上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创造发展;对“二十四史”记载的内容,采用批判分析的方法;毛泽东读史、评史、用史的目的,是古为今用,从历史中汲取经验教训,借鉴治国理政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