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777篇
  免费   85篇
  国内免费   36篇
各国政治   252篇
工人农民   135篇
世界政治   455篇
外交国际关系   450篇
法律   1308篇
中国共产党   3181篇
中国政治   6311篇
政治理论   1232篇
综合类   1574篇
  2024年   62篇
  2023年   296篇
  2022年   284篇
  2021年   310篇
  2020年   310篇
  2019年   184篇
  2018年   96篇
  2017年   221篇
  2016年   362篇
  2015年   585篇
  2014年   1649篇
  2013年   1585篇
  2012年   1903篇
  2011年   1732篇
  2010年   1387篇
  2009年   1056篇
  2008年   784篇
  2007年   495篇
  2006年   462篇
  2005年   392篇
  2004年   193篇
  2003年   158篇
  2002年   138篇
  2001年   125篇
  2000年   94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机构编制实名制的管理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机构编制实名制是机构编制管理实践中出现的一个新生事物,其兴起的缘由在于管理环境发生巨变、编制与实有人员脱节、政府运行成本不断增加、政府自身建设的客观需求。实践中,实名制具有丰富的内涵和多样化的实践形式,也存在一系列亟需解决的问题。要推动机构编制管理完成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转型,还需要全新的路径,即:从模糊行政控制向总量动态控制拓展、从收放循环向结构调整拓展、从经验管理向科学管理拓展、从静态管理向动态管理拓展。  相似文献   
72.
中国的设计观念在近代开始进行了一系列的转型,清代是中国封建社会行将就木的末世,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曾有过兴盛一时的景象,为何在这时错失追随西方的脚步?本文试从历史学的角度分析近现代中国设计观念滞后的主要原因,以此鉴古知今。  相似文献   
73.
韩晓枫  童伟宏 《浙江人事》2006,(2):F0002-F0002
前不久,2005人才战略与经济发展模式转型(中国浙江)论坛在杭举办。本次论坛针对浙江经济社会发展所面临的新形势,探讨如何更好地实施“人才强省”战略,开发人才资源,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尤其是民营企业的人才队伍建设,  相似文献   
74.
本文从科学技术带来环境问题的必然性出发,阐述了科学技术决定论的哲学思潮-乐观主义技术决定论和悲观主义技术决定论,对科学技术的负载价值及消极根源进行了逻辑分析。要实现人类持续、健康的发展,必须构建科学技术与社会伦理的良性互动体系。同时,要实现科学技术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对科学技术采取扬弃态度,确立环境价值观,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科技转型,提倡可持续发展环境伦理观。  相似文献   
75.
《南风窗》2007,(23):53-53
汽车市场发展愈快,市场格局变化也随之日新月异,推陈出新。而新品对市场的高频次冲击,也带来了新的消费潮流和消费理念的转变。近日,刚刚上市不久的一汽大发森雅,以其时尚灵动的造型和大空间、多功能、强劲动力以及精良的  相似文献   
76.
《新长征》2006,(2):33-33
王乐夫、倪星在2005年第11期《学术研究》杂志上撰文指出,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社会矛盾突出的转型时期,一个足以为转型把握方向的强有力的政府是必需的,因此政府的管理创新能力至关重要。新时期我国政府管理创新能力的提升途径主要有:一、培育政治领导人的企业家精神,激发其成就需求,发挥其政治远见和管理经验优势,推动政府管理创新实践。二、强化知识分子与政府之间的联合,  相似文献   
77.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已经发展到新的阶段,同时应当看到,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我国处于剧烈的社会变革和体制转型时期,急剧的社会变革所引发的各种矛盾,使中国社会长期积累起来的各种社会风险问题不断凸显,给国家安全带来了重大隐患和严峻挑战.我国体制转型引发的社会矛盾和风险呼唤当代社会迅速建构一种安全、有效、迅速和覆盖全社会的国家风险治理机制,这已经成为我国目前一项全局性的重大而紧迫的任务.  相似文献   
78.
日本地下深层空间利用的法律问题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开发利用地下空间,必须立足于长远观点,有计划地、安全地进行开发利用,并制定出能让国民普遍接受的、综合考虑地下利用的城市土地立体利用规划,同时完善相关规定并加以立法化。  相似文献   
79.
白哲  Liao  Zhenyun 《中国法律》2006,(1):40-41,107-108
我国国务院于1999年决定组建中国信达、中国华融、中国长城和中国东方等四家国有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分别接收和处置中国建设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和中国银行等四家国有银行的不良资产。几年过去,四大资产公司处置银行不良资产的业务将逐步淡出,商业化转型的发展路向基本明朗,因此需要就以下三个问题,营造有利的法律环境:第一,改革资产公司的产权结构和治理结构,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第二,培育商业化收购的债权市场,完善债权转股权制度;第三,完善企业债务重组模式,提升不良资产改良空间。  相似文献   
80.
当前,构成现行国际体系的许多要素或已消失,或正处于消失、转变的过程中。国际体系各个层面、领域呈现明显的动荡不定状态。国际体系结构处于一种"复合状态"之中,多种国际政治文化、国家关系互动模式、国际行为逻辑和发展趋势在不同地区、不同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国家间同时存在与发展。国际体系结构转型最重要特征就在于这种"复合状态"的普遍存在。国际体系结构日益复杂化有利于体系宏观结构朝进步的方向发生变化,并对微观权力转移产生越来越大的和平压力。二战后国际体系微观权力结构出现重要的和平转变表明,传统现实主义战略思维及其遵循的行为逻辑,已不足以充分解释和应对越来越复杂的国际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