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2篇
  免费   0篇
各国政治   2篇
工人农民   1篇
世界政治   3篇
外交国际关系   2篇
法律   23篇
中国共产党   24篇
中国政治   26篇
政治理论   9篇
综合类   2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自然是否享有权利?——哈尼族“自然的权利”观念探析》并非一篇法学论文,至少和我们达成共识的法学研究领域和写作方式截然不同。显然在阅读此文时,我们必须注意到,该文中的“自然权利”并非法律权利,它所探讨的不是一个法律语境中的问题。但是编者仍然愿意将此文刊出,以期与法学界同仁共享、批评、借鉴之。  相似文献   
12.
当《广州治安管理史鉴》(以下简称《史鉴》)这部精装大气的专著沉甸甸的拿在手上时,作为略知《史鉴》编撰过程的我,不由得一番感慨:我十分感佩广州市公安局治安管理支队领导开创部门修史先河的历史眼光和魄力,感动于编撰者们承担重任的勇气和探索创新编撰特色的精神,更感谢几代羊城卫士在维稳保民的治安风雨中历经半个多世纪英勇搏击建立辉煌业绩,赋予《史鉴》历史的厚重,作为伟大祖国六十华诞弥足珍贵的献礼,为南粤警坛争得的时代荣光。  相似文献   
13.
当《广州治安管理史鉴》(以下简称《史鉴》)这部精装大气的专著沉甸甸的拿在手上时,作为略知《史鉴》编撰过程的我,不由得一番感慨:我十分感佩广州市公安局治安管理支队领导开创部门修史先河的历史眼光和魄力,感动于编撰者们承担重任的勇气和探索创新编撰特色的精神,更感谢几代羊城卫士在维稳保民的治安风雨中历经半个多世纪英勇搏击建立辉煌业绩,赋予《史鉴》历史的厚重,作为伟大祖国六十华诞弥足珍贵的献礼,为南粤警坛争得的时代荣光。  相似文献   
14.
《广州治安管理史鉴》在公安工作、公安理论研究中梳理、总结、研究60年,是我所见到的第一部成果,是具有开拓性的努力。它必将对公安工作和公安理论研究发挥引领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刘育新 《学理论》2008,(4):95-96
与杨克炎先生相识于一次楹联界人士代表大会上,通过了解知道,他是一位热情诚恳、性格直爽.却又循规蹈矩,很少市侩气的人。其楹联作品极富个性特点,联作直接反应现实生活,富有时代气息.题材广泛.地方特点明显。其语言运用更是个性突出,亦庄亦谐,亦雅亦俗,生动鲜活,清新流畅。一些古代经典词语、东北的方言土语,他都恰到好处地入联,绝没有生搬硬套的痕迹。而一些动词、形容词的恰当运用更见功力.使其联作增色不少。这一切都是形成其独特楹联风格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6.
有这样一部书,翻开它,你可以找到河南历史上任何一位文化名人,你可以查阅河南历史上任何一件文化大事,你可以掌握中原文化的发展历程,你可以看到河南历史上出土的任何一件文物,你还可以综观河南省各地的民风民俗,查询河南人或外省人描写河南的书目。300多位专家学者参与撰稿,季羡林、张岱年、任继愈、冯骥才等国家级专家担任学术顾问,从立项策划、组织撰稿到编辑出版,  相似文献   
17.
人人都会老,人老了,谁来养?去哪里养?60年前,新中国刚成立之际,这根本不成问题。人老了,天经地义是子女养,是家庭养老。60年后的今天,中国社会结构尤其是人口的年龄结构已然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人口的平均预期寿命比建国之初提高了35岁,人口结构从年轻型变为老年型,形成了滚滚而来的“银发浪潮”。  相似文献   
18.
广州市公安局治安管理支队精心编篡的《广州治安管理史鉴》(简称《史鉴》)是迄今为止仅见的一部比较完备的地方管理工作史,是广州市公安机关加强治安管理基础建设和基础研究的重要成果。  相似文献   
19.
覃国慈 《求知》2010,(2):43-45
<正>鉴于当前我国农村土地制度中存在的问题,为了让农民与土地建立稳定的利益关系,真正从土地中享有其应有的权利,响应党的十七大关于"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的号召,有必要了解学术界关于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观点,为酝酿新一轮土地改革做准备。为此笔者综述了学术界关于农村土地制度存在的问题及改革思路并在此基础上  相似文献   
20.
闽西南土楼,被誉为"世界上最优美的山地建筑模式"、"世界建筑史上的奇葩",早已蜚声中外。因其深厚独特的文化内涵,2008年7月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