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2篇
  免费   0篇
工人农民   4篇
世界政治   7篇
法律   40篇
中国共产党   29篇
中国政治   50篇
政治理论   5篇
综合类   7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朱炳辉 《江淮法治》2008,(19):38-39
物业管理服务公司与业主之间的矛盾纠纷,是近年来不断突出的一类新型民事纠纷。这类纠纷看似简单实则复杂。说它简单,是因为这类纠纷只涉及两方当事人:一方是物管公司,另一方是业主,与其他一般民事纠纷并无两样。说它复杂,一方面是因这类纠纷引起的原因比较繁琐复杂,既有业主自身的原因,也有物管方面的原因,有时双方的多种原因还交杂在一起,矛盾尖锐,  相似文献   
102.
杨宇立 《检察风云》2007,(13):30-31
人类出于对秩序的需要而需要一个政府,因需要"第三方"监督执行契约而需要公正的公权力.政府和公权力部门的运行成本称行政管理费,而行政管理费只不过是一个社会管理成本中的直接、显性部分,是对经济剩余的必要扣除.……  相似文献   
103.
前言     
《政协天地》2008,(10):10-10
2008年9月1日,对全国的个体工商户来说是一个喜庆的日子。因为从这一天开始,已经征收了26年的个体工商管理费和集贸市场管理费彻底退出他们的生活。  相似文献   
104.
申办高校从独立学院抽取高额管理费,造成民营独立学院运行发展资金链断裂,独立学院扶贫助学奖学基金匮乏,部分贫困学生借贷无门被迫失学,为此,本文建议有关部门限制独立学院申办方收取高额管理费。  相似文献   
105.
国家计委下发了《关于坚决贯彻落实下岗职工再就业各项收费优惠政策的通知》,要求各地坚决取消地方政府有关部门和单位自行收取的各项费用。取消的收费主要包括:一些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收取的微机管理费、文明经营保证金、过塑费、执照框费、名称查询费;税务部门收取的购领发票IC卡费、发票购领手折(册)费;市容环境卫生管理部门收取的占道许可证工本费;房屋租赁管理部门收取的房屋租赁工本费;城市管委会收取的门前五包责任制工本费等。  相似文献   
106.
《人民公安》2013,(17):24-24
虽然许多瑞士人的收入不足以购买私房.但由于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瑞士人通常可以租用享受政府补贴的房子.每个月仅需交纳数百瑞郎的物业管理费。这样的优惠措施更鼓励了瑞士人租房而不买房的生活方式既省钱又省心.  相似文献   
107.
欧庆的出租车挂靠于一家出租运营公司,并用公司名义运营,按期交管理费等。3个月前,欧庆酒后驾车途中撞伤行人庞晓。事故造成庞晓七级伤残,花费治疗费用34.6万元。庞晓将欧庆和出租运营公司一同告上了法院。  相似文献   
108.
廖巧玲  彭军超 《工友》2014,(8):38-39
正一荆门京山县红旗米厂职工陈洋的家属,日前领到工会"阳光5·1卡"伤亡赔付金2万元。3月16日,年仅30岁的陈洋(化名)骑摩托去天门走亲戚。途中,与一辆轿车相撞,身受重伤,不治而亡,而肇事车辆早已逃之夭夭。陈洋的妻子赋闲在家,还有一个正在上小学的孩子。家里顶梁柱的死亡,令这个原本就不富裕的家庭雪上加霜。幸而,陈洋生前领取过"阳光5·1卡",事故发生  相似文献   
109.
两位"60后"邻居因爱羽毛球而成为球发,并共同成立球友会、建立QQ群。不想,一点儿小摩擦竟让两人展开QQ骂战。最终,昔日邻居对簿公堂,互诉名誉权。收管理费起隔阂家住北京市丰台区的赵娟和郑琦霞是多年的老邻居,她们住在同一小区、同一栋楼,又同为"60后"。2010年下半年,1960年生的赵娟申请了提前退休后,和也刚刚退休的郑琦霞同时迷上打羽毛球,一对老邻居又成了球友。赵娟退休前的单位有一个羽毛球场,因为只限于本单位人使用,所以知道的人少、使用率不高。因此,赵娟常带着郑琦霞去自己单位的球场打羽毛球。时间长了,周围邻居爱好打羽毛球的人便都来找赵娟,希望能和她搭伴打球。为了方便这些邻居们能一块儿打球,201 1年1月,赵娟和郑琦  相似文献   
110.
《中国保安》2012,(16):66-66
编辑老师:你好!我是一名社区保安,今年7月26日晚,我的一名同事周某值夜班巡视楼层时,发现一住户家大门未锁,透过门缝朝里望没见动静,敲门也无反应。由于他刚当保安时间不长,又是第一次遇到这种情况,怕有什么不好的事情发生,所以在没通知当值班长或其他保安员到场、也未采取其他合理合法措施的情况下,他径自推门进入住户家中查看情况,响声惊醒了在房间睡觉的女业主。女业主发现客厅有人走动,十分惊恐。开灯一看是保安员,于是怒气冲天,大声对他呵斥。我们队长和物业公司领导闻讯赶到现场,向业主赔礼道歉,做安抚工作。后来业主向管理处提出受惊吓赔偿要求,并以不交管理费相要抉。随后我同事周某在物业公司负责人陪同下上门道了歉。同时,周某也收到当地派出所的记过处分。事后,周某觉得自己本是好心,却受到这样的对待,挺冤的,一气之下辞了工作。我想请教一下,在什么样的情况下,我们可以进入业主的家里?以后遇到类似的情况我们该怎么办才合理合法呢?读者张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