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20篇
  免费   41篇
  国内免费   38篇
各国政治   23篇
工人农民   37篇
世界政治   107篇
外交国际关系   60篇
法律   913篇
中国共产党   1217篇
中国政治   1513篇
政治理论   550篇
综合类   979篇
  2024年   23篇
  2023年   95篇
  2022年   105篇
  2021年   86篇
  2020年   92篇
  2019年   66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45篇
  2016年   80篇
  2015年   200篇
  2014年   416篇
  2013年   340篇
  2012年   415篇
  2011年   395篇
  2010年   389篇
  2009年   394篇
  2008年   415篇
  2007年   362篇
  2006年   297篇
  2005年   224篇
  2004年   212篇
  2003年   168篇
  2002年   167篇
  2001年   171篇
  2000年   121篇
  1999年   38篇
  1998年   22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梅娜  胡荣生 《理论导报》2013,(12):13-13
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提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现在,不但中国,而且全世界都在关注“中国梦”。正如习近平所说,我们要实现的“中国梦”,不仅造福中国人民,而且造福世界各国人民。“中国梦”的本质内涵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和社会和谐。中国梦,是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使命的深刻揭示,也反映了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一致期待。  相似文献   
992.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保障公平正义的基础,公平正义是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本质要求。我国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不足、发展失衡直接影响着社会公平正义的实现,需要深化行政改革,通过建立以民为先的责任体系、参与和监督体系、合理的考核体系等,提升政府服务意识,推进政务公开透明,建设服务型政府,从而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相似文献   
993.
程晓璐  闫莉 《法制与社会》2013,(12):101-102
被害人在刑事诉讼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在侵财类犯罪中,确定被害人有着形式和实体上的双重意义。本文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几个典型案例的分析,阐释了笔者的观点:因犯罪行为直接遭受损失的当事方有权主张权利,即可以成为案件的被害人,而在刑民交叉的案件中,谁有权主张权利涉及到民法上的认定,厘清民事法律关系是不容忽视的。  相似文献   
994.
崔伟 《法制与社会》2013,(25):162-163
由于对马克思文本著作理解不够透彻,不少学者仅仅是引用经典著作中的某一段话,片面的对人的本质进行理解,并没有对人的本质达到全面把握,从而误解了马克思对人的本质的科学阐述。关于这一重大问题,本文认为需要从人的类本质与个体本质两个方面来进行把握,这样才能科学的、全面的把握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的真正释义。  相似文献   
995.
刘丽江  程婵媛 《学理论》2013,(14):35-36
人的本质不是一种状态,而是一个过程,人的本质是具体的、历史的、变化发展的。人不仅是自然存在物,还是社会存在物,人的本质只能通过自己后天的实践创造活动获得。马克思对人的本质做了现实性的考察,马尔库塞从人的自然性入手,没有抓住人的社会性,同时马尔库塞对人的本质的理解浮于理论层面,没有从其现实角度观察,所以不如马克思人本质思想理解的深刻。  相似文献   
996.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虽然在马克思逝世后近半个世纪才面世,但其在马克思思想的发展历程中却有着特殊的地位。马克思的异化理论起步于主体能动性,通过对国民经济的批判得出人的类本质异化和复归的批判逻辑。旨在通过阐述马克思的异化理论的内在逻辑来突出人的主体性地位,为当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予以借鉴。  相似文献   
997.
张健  杨小冬 《学理论》2013,(22):39-40
对马克思文本的解读是对马克思理论继承和发展的最好途径,关于人的本质问题马克思早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就已经实现了变革性研究,探寻人的本质的现实意蕴和人的实践性本质,为历史唯物主义的开创奠定了基础。马克思在《手稿》中还基于人的本质研究探索人的现实的解放途径,为共产主义的实现寻求现实的道路。  相似文献   
998.
《求知》2013,(11):64-64
夏志军在《行政论坛》013年第4期撰文指出,从本质内容上看。实现社会公正与维护人民尊严之间相互渗透、相得益彰。社会公正内含着人人都享有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自由和权利,并在物质和精神层面上能够享受做人的尊严,心情舒畅,畅所欲言。人民尊严内含着每个人在社会规则或制度面前具有无例外的权利和机会,在权力的阳光运行下,社会的个体都享有平等的地位、自由的生活、体面的工作。实现社会公正的过程,也就是人人都能实现平等人格和有序地参与政治的过程.是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逐渐实现的过程。而人民的尊严只有在权利平等、机会均等、规则公正、分配公平的社会中才能实现.亦在公平正义的社会中才能实现。  相似文献   
999.
目前,关于犯罪本质的理论,在我国刑法学界可以说是争议很大。那么,究竟什么是犯罪的本质,正确认识它,可以说是刑法学展开的基石。我国的犯罪本质特征应是刑事违法性,且这里所强调的刑事违法性,不仅是形式层面的法律规范,同时还应包含有实质层面的内容———社会危害性。规范形式与危害内容不可分割,并有机统一于刑事违法性当中。  相似文献   
1000.
警察警务技战术教学与研究是现代警务教学与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警务技战术课程应包括:体能训练、警察防卫与控制技术、射击、警务战术四个部分。提高监狱人民警察警务技战术能力,在司法警察类院校开设警务技战术课程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