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工人农民   1篇
世界政治   1篇
法律   3篇
中国共产党   30篇
中国政治   48篇
政治理论   12篇
综合类   8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3篇
  2002年   5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69 毫秒
91.
格尔术炼油厂现有专业技术干部314名.占干部总数的70%。近年来,格炼积极探索新形势下专业技术干部管理机制,建立了适应企业发展的专业技术干部考核、选拔和奖罚机制,使专业技术干部能把所学知识与工程建设、生产运行有机结合起来,以科学的态度,积极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攻克一个个技术难关,指导生产不断从粗放型向精细型转变。  相似文献   
92.
近年来,“两抢”案件在全国各大城市呈高发态势,受地理位置、历史条件和人员结构的影响,我区“两抢”发案一度呈现异动。为努力应对“两抢”这一社会治安突出问题,提升群众安全感满意率,用好、盘活现有警力资源。普陀分局通过对近年来我区“两抢”案件发案特点的细致分析和规律研判,在全面部署、全警动员、全力应对的工作态势中,尝试转变传统的急行应对、疲劳用警的粗放型运作方式,努力探索以制度建设为核心,以信息化运用为支撑的反“两抢”长效运作体制,  相似文献   
93.
一、保护生态环境,在我国尤其值得关注中国是一个拥有全世界1/4人口的发展中国家,生态环境脆弱,人均资源不足,在交通闭塞、生存条件差的农村,还没有完全摆脱贫困的状态。为了摆脱贫困,他们不惜以破坏环境为代价。其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94.
龚清 《北京观察》2005,(7):22-25
经济增长方式是指推动经济增长的各生产要素的组合方式,即依靠何种要素,借何种手段,通过何种途径来实现经济的增长.  相似文献   
95.
毛伟明 《群众》2007,(10):40-41
胡锦涛总书记6月25日在中央党校的重要讲话中指出。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关键要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方面取得重大新进展,这对新时期新阶段做好经济工作具有深远的指导意义。近几年来。江苏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取得了明显进展。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增长质量明显改善,科技贡献率持续上升,资源利用效率有所提高,环境污染得到初步治理。但同时我们也看到,江苏经济粗放型增长的特征依然比较明显。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任务依然相当艰巨。  相似文献   
96.
《政策》2005,(10):12-13
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是党中央、国务院从国情出发所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也是省委、省政府反复强调要切实抓好的一项重要工作。为此,本期《特别策划》栏目特组编了一组文章,就为何和如何建设节约型社会近期重点工作作了较为系统的阐述,供各地参考、借鉴。建设节约型社会,既是关乎发展的重大问题,也是需要研究的全新课题;既是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也是各部门、各单位和广大干部群众的职责义务。各地要进一步增强紧迫感,提高自觉性,扎实做好近期重点工作,积极为构建节约型社会贡献力量!  相似文献   
97.
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不仅是粗放型向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更应该是包括发展目标的多元转变,纵观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演进过程,是一个长期渐进的过程。现阶段改变我国经济发展方式逐步进入深水区,要实现国民经济又快又好的发展,必须对经济发展方式提出具体目标和要求。  相似文献   
98.
一、短缺与过剩并存的失衡经济 从1978年开始的经济改革到现在,中国经济持续了20多年的高速增长,但是从发展过程来看,伴随着经济总量的高速增长,同时出现了一系列令人费解的现象: (1)中国经济自我调节能力非常的脆弱.  相似文献   
99.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济增长方式,指的是推动经济增长的各种生产要素投入、组合和使用的方式,可分为粗放型和集约型两种增长方式。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就是由粗放型增长方式向集约型增长方式转变。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至  相似文献   
100.
随着社会保险事业的发展,社会保险由过去的粗放型管理转向集约型管理,从过去的管理到企业转向管理到人。参保职工缴费工资和视同缴费年限确认是职工退休时计发基本养老金的重要依据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