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146篇
  免费   105篇
  国内免费   78篇
各国政治   158篇
工人农民   619篇
世界政治   674篇
外交国际关系   232篇
法律   3975篇
中国共产党   13351篇
中国政治   13079篇
政治理论   2883篇
综合类   4358篇
  2024年   81篇
  2023年   461篇
  2022年   611篇
  2021年   660篇
  2020年   575篇
  2019年   219篇
  2018年   136篇
  2017年   257篇
  2016年   534篇
  2015年   970篇
  2014年   3234篇
  2013年   3663篇
  2012年   3989篇
  2011年   3262篇
  2010年   2835篇
  2009年   2802篇
  2008年   3617篇
  2007年   2581篇
  2006年   2070篇
  2005年   1348篇
  2004年   1384篇
  2003年   1636篇
  2002年   896篇
  2001年   732篇
  2000年   567篇
  1999年   82篇
  1998年   61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5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91.
按沈从文的思维逻辑理解沈从文,重要的在于理解沈从文通过艺术探索所体现的精神追求。上世纪20、30年代无人理解沈从文创作中艺术情感的真实性,40年代人们指责他创作追求虚幻无聊的形式主义。实质上沈从文的创作过程就是其精神追求的过程。其创作生涯中的每一次转变,都是他精神探索的一次冒险,每一次冒险的同时也伴随着艺术上的新突破,由此留下了他各个不同时期精神转变过程中艺术探索的精彩之作。  相似文献   
192.
《中国工运》2007,(7):58-58
河北省峰峰集团万年矿安玉彬撰文,就如何打造企业文化建设新格局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他认为.随着企业各项制度改革和制度创新工作的不断深入,必须靠企业文化建设来提升全体员工的集体团队精神,无私奉献精神、艰苦奋斗精神、拼搏进取精神、勇于奉献精神、敢争必胜精神。  相似文献   
193.
重建新时期社会道德信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社会道德信仰的重建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人们传统的道德信仰正承受着来自多方面的严峻挑战,在新的道德信仰逐渐形成过程中确实出现了一定程度的道德混乱局面。在现实生活中,一些党员高级领导干部也经不起利益的诱惑,做出了不可告人的伤天害理之事,被移送纪检、监察和司法机关处理。出现这类现象的原因尽管是多方面的,但缺乏精神自律和道德信仰是其中最普遍的原因。我们坚信共产主义作为一种人类社会发展的最高理想状态。正因为如此,它才能成为无产阶级乃至全人类奋斗的目标。但是,这种社会理想又是建立在现实生活的基础…  相似文献   
194.
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长期熏陶培铸的结果。在中华文化精神的陶冶下,中华民族形成了自己的民族精神,铸造了民族之魂。中华民族是一个求实的民族,崇尚气节的民族,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民族,同时又是一个豁达乐观的民族。由于中国文化自身的特质,中国民族也有自己的弱点、缺点和不足,是需要改进更新的。  相似文献   
195.
论精神损害赔偿的适用范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精神损害赔偿的范围在整个精神损害赔偿制度中甚为关键,关系到精神损害赔偿请求权能否成立,请求权主体的确定及赔偿数额的计算。本文立足于民法的基本理论和现行法律法规,从精神损害的定义出发,对精神损害赔偿的范围,进行了试探性的界定。  相似文献   
196.
刚才,我们传达学习了胡锦涛总书记在参加全国政协十届五次会议工会、共青团、青联、妇联界委员联组讨论时发表的重要讲话。  相似文献   
197.
刑事和解是指在犯罪发生后,让犯罪人与被害人及其支持者会聚在一起。在协调人的主持下共同讨论犯罪解决方案的一种恢复性程序。会议的通常结果是达成一份犯罪人以某种方式赔偿被害人的协议,同时也希望犯罪人能从与被害人的会见中受益。其目的是恢复犯罪人所破坏的社会关系,弥补被害人所受到的伤害,使犯罪人改过自新、复归社会。在全球法律文化交流加速和国内和谐社会建设升温的背景下,刑事和解制度也开始进人我国刑事法学  相似文献   
198.
作者试图在此结合法人本质理论,脱离传统理论巢臼,从法人的人格内涵出发来探讨法人精神利益的存在,并进一步指出建立法人精神损害赔偿请求权制度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99.
民族精神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兴旺发达的精神支柱,是维系本国、本民族人民生存发展的根基。近年来,在中国社会发展的关键时期,江泽民多次强调要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论述了民族精神的内涵及弘扬民族精神的路径,深刻揭示了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过程中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意义所在。一、民族精神的内涵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在长期的共同生活和社会实践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为民族大多数成员所认同和接受的思想品格、价值取向和道德规范,是一个民族的心理特征、文化传统、思想情感等的综合反映。①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是悠久历史的积淀和…  相似文献   
200.
民族精神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精神支柱。它有着丰富的内涵,其核心表现为大无畏的气概、夺取胜利的决心、自信自强的能力和一往无前的精神。本文主要探讨了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和核心,新时期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必要性,以及现代思想道德教育在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中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