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2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各国政治   5篇
工人农民   7篇
世界政治   12篇
外交国际关系   7篇
法律   26篇
中国共产党   107篇
中国政治   145篇
政治理论   33篇
综合类   23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71篇
  2013年   115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51.
深入实施"两区一圈一带"发展战略,就是要发挥东部地区龙头带动作用,加快发展蓝色经济、高效生态经济,同时推动各种资源更多地向中西部地区倾斜,构建经济紧密型和一体化发展的省会城市群经济圈,加快建设西部经济隆起带,以陆海产业融合互动为基础,增强区域发展活力和动力,释放更大的区域发展战略红利。  相似文献   
52.
龚林芳  杨洲 《学习导报》2014,(14):11-12
当前,步入全面深化改革的新时期,湖南将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把全面深化改革的总体要求与文化领域自身的特点相结合,把深化改革和推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相结合,以人民为中心,以问题为导向,以改革为动力,加快文化产业转型升级,让文化软实力“硬”起来。  相似文献   
53.
《求贤》2014,(12):F0002-F0002
2014年是人才工作硕果累累之年,其间人才工作新举措不断出台,中央领导作出多项重要批示。目前,我国已进入“人才回流”时代,人口红利正在向人才红利扎实转型。在这个信息化的时代,整个中国从上到下人人畅所欲言谈人才、人人跃跃欲试成人才,一个成就各类人才、集聚社会所有栋梁之才的氛围正在助推“中国梦”的实现。时值岁末,《求贤》杂志走访大量人才工作单位,进行广泛社会调查,评选出2014年中国人才工作十大新闻,盘点2014年的收获,期冀2015年人才工作的春天。  相似文献   
54.
现代化的本质是人的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就是要从人口规模巨大的基本国情出发,开发人力资源,释放人口红利,在不断实现人的现代化过程中推进国家现代化巨大的人口规模和独特的历史命运,决定中国的现代化只能坚持独立自主,坚持中国道路,把立足点放在自己力量的基础之,上超大国土规模同时为中国带来了优势与挑战。优势是,可以动员的资源多、发展回旋余地大。  相似文献   
55.
"尤其是丁权,他自己也种地,和我们一样。像水上面有个啥事,啥该卖了?行情咋样?贩子给的价行不行?他都特别操心。豌豆、玉米、南瓜一下来,都是他把贩子带到地里来,让我们商量价格赶紧卖。"1月9日,十二师西山农牧场职工宋洪华涛涛不绝地说着,改革之后,她切切实实感受到了"两委"和职工的利益挂钩,作风发生转变,给职工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帮助。  相似文献   
56.
57.
老年人力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是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重要举措,是实施国家人口均衡发展战略的必然要求,是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现实需要。然而,目前中国十分充裕且稳定的老年人力资源被大量闲置忽视,开发结构不均,开发维度单薄。在人口年龄结构巨变的时代背景下,突出"健康—参与—保障"三大支柱,真正消除"老年歧视",构建年龄友好的社会环境;有效健全法律法规,构建年龄包容的政策环境;系统联动多元主体,提供契合长者需求的服务环境;充分关照全体人群,构建城乡—性别平等的实践环境,激发老年人的生产潜能,释放"年龄平等红利"和"长寿红利",擘画新时代中国老年人生产性资源开发蓝图。  相似文献   
58.
培育经济增长新动力是引领"新常态"的必然选择。以互联网蓬勃发展为代表的"新经济"就是当前经济发展新常态下的重要新动力之一。2000年以来,中国积极地开创"新经济",战略性地把"数字革命"转化为"数字机遇",成功地缩小与发达国家之间以及我国城乡之间的两大"数字鸿沟",并不断收获"数字红利"。有为政府和有效市场的充分结合是中国能够缩小"数字鸿沟"、收获"数字红利"的原因所在。中国拥有发展新经济的巨大空间和前景,但需要克服三大挑战。中国继续开创新经济,应当充分利用中国发展新经济的战略优势、规模优势,积极构筑全球新经济发展的先发优势、竞争优势,主动抢占"数字革命"制高点,积极引领全球"数字革命";充分发挥有为政府与有效市场的合力之手,创新和放大"数字红利",推进"新经济"规范、持续地快速发展,发挥新经济推动中国经济结构调整的潜力;进一步缩小内部"数字鸿沟",为互联网弱势群体创造"数字红利"。  相似文献   
59.
8月,第三届浙江省“火炬杯”创新创业大赛再次鸣锣开赛。近干家企业报名角逐,场内现场路演评审,场外观众微信票选,让大赛盛况空前。获奖企业不仪能收获百万大赛奖金,还能享受到政府对科创企业的众多政策红利。  相似文献   
60.
当前我国急切呼唤深化供给侧改革过去三十多年,我国经济实现了年均近10%的高速增长,经济规模在世界各国当中的排名由第十位上升到第二位,占全球经济总量的比重由以前的不足2%上升至10%左右。这一成就的取得,主要是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基本路线指导下,从总供给角度,以制度供给和结构调整为核心,推动经济体制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全面转轨所释放的惊人的制度红利,也与1998年我国政府以极大决心与勇气加入WTO,迎来新一轮制度变革大潮,主动融入国际贸易与全球化市场有关。回望过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