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9篇
  免费   14篇
各国政治   5篇
世界政治   17篇
外交国际关系   12篇
法律   69篇
中国共产党   200篇
中国政治   179篇
政治理论   50篇
综合类   6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41篇
  2013年   51篇
  2012年   74篇
  2011年   58篇
  2010年   47篇
  2009年   40篇
  2008年   42篇
  2007年   29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辛巍 《奋斗》2012,(1):40-41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指出:“必须大力发展哲学社会科学,使之更好发挥认识世界、传承文明、创新理论、咨政育人、服务社会的重要功能。要巩固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坚持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并重,传统学科和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并重,结合我国实际和时代特点.建设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发展哲学社会科学一定要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定要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因此。大力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离不开科学发展观。  相似文献   
52.
日本学者石川祯浩的新作《中国共产党成立史》,最成功之处一是用大量史料基本厘清了马克思主义如何从日本传到中国;二是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其缺点主要是未能正确把握中国社会历史大局,未能正确回答"近代中国何以会有共产党?";另外,对于早期中国马克思主义者致力于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国情相结合方面缺乏深入研究.2006年8月26日《光明日报》刊登的三篇对石川及其新著的批评,是断章取义,有失学者水准,应当在承认其优点的同时,也看到其缺点,进行真正的学术评判.  相似文献   
53.
民法学包括实践民法学和理论民法学,前者包括民事立法学和民法解释学,后者包括民法哲学、民法社会学、民法史学和民法地理学。民法哲学是抽象化思维,阐释民法存在的根本问题。民法社会学是现实性思维,解释民法存在的社会基础。民法社会学可以细分为民法经济学、民法政治学和民法文化学。民法史学是纵向思维,揭示民法存在的时间性。民法地理学是横向思维,诠释民法存在的地域性。实践民法学的研究,要顺应立法中心主义向司法中心主义的转型,要实现民法规范与公法规范的协调,为规范民法学的发展作出贡献。理论民法学的研究,应当广泛借鉴其他社会科学的研究成果,尽可能构建理论模型,预设更多的行为类型,为民法学流派多元化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54.
国内外学者关于"亚细亚生产方式"理论研究观点综述(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马克思1859年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提出“亚细亚生产方式”理论以来,这一理论成为马克思主义社会历史理论中最富有争议的问题,被誉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中的“哥德巴赫猜想”。近100年来,围绕着这个问题,国内外学者争论不休,涉及史学、经济学、哲学等不同学科,众说纷纭  相似文献   
55.
56.
张轶欣 《传承》2010,(15):66-67
1966-1976年的"文革史学"是动乱年代政治运动的特殊产物,是中国史学史上极为黑暗的一页。直接导致文化大革命爆发的政治事件就涉及到史学界。对吴晗、翦伯赞的批判在马克思主义史学打开了个缺口,历史学界完全被"左"倾狂潮所覆盖,大批历史学者被打成"反动学术权威"和"右派分子",备受精神折磨和肉体伤害,失去人身自由,学术研究更无从谈起。对"文革史学"表示藐视和义愤固然是正当的,但仅限于此显然是不够的,冷静地进行清理、思考、分析和评判才是史学工作者应有的态度。  相似文献   
57.
传统法史学的主流是描述性的,它以史料的考证为根本,而80年代中期以来兴起一种解释性的法史学,它以对历史的学理分析和文化阐释为特征,二者共同构成我国法史研究的新格局。大致而言,前者指向历史的现象世界,是一种客观性考察,它实质上是一种“发现”,其价值主要是学术性的;后者指向历史的根源世界和意义世界,是一种主体性的“理解”,它实质上是一种“创造”,其价值主要是文化性的和社会性的。在当前,两派学者之间存在种种风格差异,需要相互尊重和理解。  相似文献   
58.
瞿同祖与法律社会史研究——瞿同祖先生访谈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王健 《中外法学》1998,(4):13-20
<正> 1996年秋季,我们几个读法制史专业的博士生(胡旭晟、范忠信和我)同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的丁小宣在一同开始筹划“20世纪中华法学文丛”的时候,就决意聘请法律史学界的老前辈——瞿同祖先生来担任这套文丛的学术顾问。瞿先生有关法学方面的全部作品也在首批整理出版的选题之列。不过,虽然闻知瞿老在法史学界的大名已久,但对于瞿老其人及其治学的详细背景所知甚少,社会科学家辞典或者名人录一类的介绍显然不能满足我们的要求。  相似文献   
59.
张弘 《廉政瞭望》2010,(21):48-50
2011年10月10日,我们将迎来辛亥革命百年纪念。“革命”这个词汇,在中国近代百年史中是一个神圣的符码,可以说,近代史就是一部革命史,而辛亥革命就是提纲挈领的扉页。  相似文献   
60.
2008年10月22~24日,由中国法律史学会主办、西南政法大学和西北政法大学联合承办的中国传统司法与司法传统国际学术研讨会暨中国法律史学会2008年年会在魅力山城重庆举行,来自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台湾大学、澳门科技大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