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97篇
  免费   26篇
  国内免费   10篇
各国政治   32篇
工人农民   38篇
世界政治   157篇
外交国际关系   140篇
法律   450篇
中国共产党   1032篇
中国政治   1200篇
政治理论   444篇
综合类   540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53篇
  2022年   98篇
  2021年   69篇
  2020年   80篇
  2019年   55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30篇
  2016年   68篇
  2015年   91篇
  2014年   198篇
  2013年   218篇
  2012年   252篇
  2011年   275篇
  2010年   268篇
  2009年   322篇
  2008年   382篇
  2007年   229篇
  2006年   181篇
  2005年   186篇
  2004年   255篇
  2003年   166篇
  2002年   195篇
  2001年   151篇
  2000年   125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4篇
  1987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51.
阿计 《公民导刊》2007,(5):33-33
在经历了知识启蒙、观念变革,公众参与,利益博弈,意见对抗等错综复杂的漫长历程后,举国关注的物权法终于在十届全国人大最后一次大会上诞生。舆论普遍认为,有“定分止争,物尽其用”之功效的物权法,是出代法制大厦中的“支架性法律”,为保障百姓安居乐业、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提供了足以信赖的制度保证。  相似文献   
152.
《世界是平的》书名奇异,含义何在?书中“序言”讲了一句话:“揭示出了一个正在发生的深刻而令人激动的变化——全球化的趋势。”就是说,该书是讲述全球化主要是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问题。进入新世纪,江泽民同志多次讲到经济全球化问题。2002年10月14日,江泽民会见联合国秘书长安南谈话时讲《当今世界的三大问题》,他说:“世界正处在大变革时期,基本特征有两个,一个是世界多极化,一个是经济全球化”。第三是“怎么看不同文明之间的冲突”。  相似文献   
153.
庞松 《党的文献》2007,(1):62-67
中共八大关于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进模式的新构想,是党对社会主义整体认识的一个历史性坐标.它虽未冲破传统体制框架的外壳,却在党的认识中添加了具有关键意义的合理内核,与改革开放新时期的制度创新有着传承发展的内在联系.同时,八大在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方面,还存在对经典论述的绝对化理解.这种带有双重性的认识,在建设社会主义的指导思想上交互作用,反映了党对社会主义经济的认识还需要经历一个曲折的过程.  相似文献   
154.
由贵阳市人大常委会研究室主任吴利平女士所著的《中国转型期的公民政治参与》,从经济体制转轨的深层变化入手,分析了我国社会从“国家一民众”二层结构演进为“国家一民间社会(公民社会)一民众”三层结构的必然趋势,再从政治文明和和谐社会两个宏观视野,审视了我国公民政治参与的途径、形式、特点、瓶颈和趋势。  相似文献   
155.
变革外交是美国具有长远指导意义的外交战略,其宗旨是推进民主战略,中国已成为美国变革外交的重中之重,因此将对中美关系产生深远的影响。对此,我们要充满自信地看待变革外交,变压力为动力,变挑战为机遇。  相似文献   
156.
"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是十一五规划对新农村建设目标要求的高度概括,其中"乡风文明"与"村容整洁"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精神文明建设目标。随着新农村建设的全面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也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其外部环境、体制条件、社会基础都出现了新的特点,精神文明建设只有适应新形势,变革思维方式、改进工作方法、转变工作作风,才能把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各项工作落到实处,见到实效。  相似文献   
157.
2006年,中国政府提出建设"和谐社会",这个概念在治理意义上的核心内容是以人为本,协调发展;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和管理创新,建设法治政府、责任政府、阳光政府、民主政府。从优先发展到平衡发展,是2006年中国政府治道变革方面取得的最大变化。2006年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治道变革进程中的重要一年,良好的治理不仅仅是一个理念和技术,也不仅仅是政府推动的改革运动,对于很多发达国家来说,善治早就有了良好的制度和文化的基础,需要的是在技术上的改善。而对中国来说,不仅仅要变革理念和技术,更重要的是需要从根本上奠定相关的制度基础以及文化基础,而制度以及文化基础的变化往往是长期的过程。  相似文献   
158.
任何劳动用工形式都是由当时的经济体制决定并随之而发展的.从劳动用工终身制到合同制,再从<劳动法>到<劳动合同法>,改革开放后中国的劳动用工形式发生了重大改变.<劳动合同法>颁布后各界反应不一,只有将此过程同三十年来中国经济体制转型的大背景相结合,才能从根本上理解中国劳动合同制产生、发展和规范的历史脉络,也才能从根本上理解<劳动合同法>.  相似文献   
159.
经济体制改革30年:历程及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经济体制经过30年的改革,积累了很多经验,并为以后的改革提供了以下启示: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从易到难、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相结合、逐步深化的渐进方针,处理好改革、发展与稳定之间的关系,始终与对外开放结合起来,通过深化改革的途径解决改革过程中的矛盾。  相似文献   
160.
1979年,中共中央作出《关于加快农业发展若干问题的决定》,拉开了农村改革开放的大幕。30年来,长期被束缚的农村生产力得到极大解放,中原大地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农民生活蒸蒸日上,农村面貌焕然一新,农业大省逐步向农业强省跨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