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40篇
  免费   9篇
各国政治   9篇
工人农民   15篇
世界政治   30篇
外交国际关系   58篇
法律   86篇
中国共产党   392篇
中国政治   337篇
政治理论   119篇
综合类   10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5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35篇
  2013年   53篇
  2012年   52篇
  2011年   59篇
  2010年   60篇
  2009年   81篇
  2008年   101篇
  2007年   49篇
  2006年   53篇
  2005年   61篇
  2004年   127篇
  2003年   95篇
  2002年   90篇
  2001年   93篇
  2000年   8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4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01.
改革开放30年了,在这个特殊的历史时期,我们有必要好好地思考改革给我们带来了什么。无数事实证明,改革开放改变了中国,也改变了世界,使中国与世  相似文献   
102.
《红岩春秋》2008,(6):F0002-F0002
1983年2月,中央批准重庆市为全国第一个经济体制综合改革试点城市,并于1984年对重庆市实行国家计划单列体制。  相似文献   
103.
《当代广西》2009,(1):58-58
日前,一部反映我区1979年以来经济体制主要领域改革历程的资料性大型文献——《广西改革大典》出版发行。《广西改革大典》由自治区党委书记、自治区人大常委会主任郭声琨亲自担任编委会主任并作序。全书由总论、  相似文献   
104.
姚杰 《东欧》1998,(3):11-14
  相似文献   
105.
30年的改革开放,民政工作经历了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在这一根本性转变中,随着经济体制和发展模式的转变,必然导致社会的行为规范,道德观念,价值取向,生活方式等发生相应的变化.旧体制下长期形成的政府职能,决策观念,工作模式,评价尺度也必然将随着新体制的成长而转变.  相似文献   
106.
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发轫于20世纪50年代,1962年以后纳入国家制度化轨道,"文革"时期达到高潮,到80年代终结。它的兴起与消亡都直接与中国的工业化发展战略、所有制结构和经济体制的变革、城市化发展密切相关。它们既促成了这一运动的兴起,也促使了这一运动的消亡。  相似文献   
107.
竺光 《奋斗》2005,(6):49-51
全面正确地积极理解和贯彻中央宏观调控决策,要深刻认识到,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的实质是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优化经济结构,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逐步消除导致经济大起大落的体制性、机制性障碍.以充分利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实现又快又好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8.
苏北 《半月谈》2005,(2):4-6
牙过20多年风雨历程,创下显赫的历史功绩,中国改革正面临新的抉择。  相似文献   
109.
《当代广西》2010,(13):41-41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我国经济体制、社会结构、利益格局越来越多样化,因此,人们在思想认识、理想信念、道德观念、价值取向等方面表现出来的多样性、差异性日益增强,各种社会思潮相互激荡和碰撞的局面越来越明显。为了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我们必须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各种社会思潮,凝聚共识、弘扬正气,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为此,我们必须将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一项基础工程、灵魂工程。  相似文献   
110.
《当代广西》2010,(9):10-14
60年前新中国的成立,完成了由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到新民主主义社会的历史性转变。彻底扫清了中国走向现代化的制度障碍,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社会制度转型,这是决定中国现代化命运的第一次重大抉择。30年前,我们以“摸着石头过河”的勇气、“杀出一条血路"的决心,拉开了改革开放的恢弘巨幕,开始了从计划经济体制到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使我们这个曾占据人类文明中心地位的古老民族,在落后世界现代化进程一个多世纪后,赶上了现代化的最新浪潮。经济体制转轨,这是决定中国现代化命运的第二次重大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